轉自:北京商報

我國工業產業鏈呈現持續恢復態勢。9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254億元,同比下降2.1%。其中,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2%,降幅較1-7月收窄3.7個百分點,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較年初提高約5個百分點。從8月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佔比超六成,其中多數爲中下游行業。業內專家指出,隨着CPI與PPI剪刀差轉正,中下游行業將持續恢復,也將進一步拉動上下游行業的穩固發展。

1-8月,工業企業營收保持增長,利潤結構有所改善。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延續較快增長態勢;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1%。隨着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回落,工業企業利潤上下游結構明顯改善,裝備製造業利潤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電力行業利潤持續回升。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在國民經濟中佔比高、規模大。同時,和上下游關係特別密切,無論第一產業還是第三產業,都和其密切相關。工業項目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有較強的盈利能力,無論是穩定物價、增強工資水平、保障公共服務,還是保障經濟社會持續運行,都有重要的意義。”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分析指出,“本次降幅收窄明顯的裝備製造業其實就是工業母機,是製造業的核心和基礎。有了工業母機,製造業的製造能力就會增強。”

至於工業利潤同比處於下降狀態,王鵬認爲,一方面是受國際因素影響,局部衝突、美元波動和國際能源價格上升等都導致了今年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受上半年疫情多點散發影響,部分項目未能如期開工,內需有所下降。雙重因素疊加之下,今年的利潤同比下降。不過隨着中央和地方的財稅政策生效以及疫情緩解,降幅也自然持續收窄。

“從宏觀角度看,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和相關支持政策的加碼之下,預計後續工業利潤將會得到逐步改善,延續回升態勢,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可能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未來,可以通過採取更大政策力度推動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拉動其發展,例如減稅降費、保供穩價、助企紓困等。”經濟學家宋清輝說道。

從8月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佔比超六成,其中多數爲中下游行業。

王鵬分析指出,中下游行業持續恢復,主要是受CPI和PPI剪刀差轉正影響,生產成本低,銷售價格高,自然利好中游製造業和下游消費零售業。

在中下游產業發展之後,又可靠傳導效應拉動上下游行業發展。“中下游企業更多的還是面向市場、面向用戶,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上升,彰顯了總成本的可控和市場信心的逐步恢復。當它們發展之後,可逆向拉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王鵬說道,“向上遊而去可擴大對上游企業的貨物訂單,穩住上游供應鏈。就中間自身而言,盈利能力提升後能吸納更多就業,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務。向下游去,其向好趨勢也可給下游相關行業釋放利好信號。”

未來如何繼續推動中下游行業尤其是大頭製造業的發展,王鵬建議稱,“一方面,可以靠大量的財政稅收政策、補貼貼息、技改補貼等降低企業負擔。另一方面,可以給製造業企業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現下國內正在進行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投資項目可以讓製造業企業參與其中,成爲項目供應鏈的供應商,通過以工代賑、項目牽引方法,給這些企業增加訂單和利潤”。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