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之

用優惠券漏洞詐騙,獲刑;利用平臺漏洞薅羊毛,獲刑;鑽平臺漏洞薅羊毛,被刑拘……近來,有關“薅羊毛獲刑”的新聞屢受關注,讓“職業羊毛黨”進入公衆視野。由此,不少人意識到惡意薅羊毛可能違法,引起廣泛討論。

設置秒殺折扣、大額滿減、發放優惠券等是常見的讓利活動,在規則之內,消費者享受優惠、商家推廣營銷、平臺獲取流量,本是皆大歡喜的事。但有部分人不以消費爲目的,或利用平臺規則、技術漏洞,或使用外掛軟件、虛假賬號,將商家促銷變成自己的盈利方式,搶佔了本該讓利給消費者的實惠,也給商家造成損失。這種惡意薅羊毛行爲,違背了民法典規定的誠信原則,構成不當得利,情節嚴重或數額巨大的,涉嫌違法犯罪。

在違法分子眼中,被薅羊毛的“羊”,不僅是商家和平臺,還有想要薅羊毛的消費者。前不久,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事實犯罪的案件提起公訴。被告人在薅羊毛的軟件上捆綁了木馬程序,一旦有人下載、使用,就能竊取賬號信息甚至電腦文件,爲自己所用。使用者看似通過軟件得了便宜,實則暴露了隱私,不僅有可能蒙受財產損失,還可能成爲網絡黑灰產業鏈的一環,安全風險極大。這是對消費者的一次警醒:被蠅頭小利迷眼,有可能落入違法分子的圈套,只有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在不當利益面前冷靜判斷,才能抵禦誘惑、防範風險。

其實,薅羊毛違法與否之所以引發討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此類行爲涉及常被忽視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問題。現實生活中,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問題,不只是隱匿在薅羊毛這類事情上,還包括指紋、人臉等生物密碼的破譯,掃碼支付漏洞,電信詐騙、網絡詐騙,水軍刷單、水軍控評,網絡病毒傳播,等等。人們的生活越是深度融入互聯網,越是容易遇到非傳統安全問題,稍不注意就會遭到重大損失。以案示警、以事說理,就是提醒人們網絡安全無小事,讓更多人時常問問自己“你安全嗎”。惟有把網絡安全爲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意識,轉化爲全民守護安全的自覺行動,才能更好築牢安全堤壩。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來,從制定網絡安全法,到出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從強化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到建設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從淨化互聯網內容,到加強網絡綜合治理;從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到開展一系列淨網行動……維護網絡安全的務實之舉,從法律和制度層面進一步堵住了安全漏洞。針對羣衆關切、圍繞羣衆利益,守護網絡安全仍需在多層面入手、立體化施策,不斷提高維護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能力與實力,在謀求共治中做到以安全促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不是所有規則漏洞都可以利用!”這是對惡意薅羊毛者的一句勸告,也提醒人們暢遊網絡空間切莫失了分寸。法律紅線不能逾越,安全底線不能觸碰,只有人人有責、人人蔘與,才能在人人守護、人人享有中讓安全與我們同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