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北溪天然氣管道突然泄露,數量龐大的溫室氣體將會釋放到大氣層,可能造成史上最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事件。

9月29日,《金融時報》報道稱,目前還難以準確計算從海底輸氣管道逃逸到大氣層的甲烷數量,但專家們預估,從北溪管道四處泄漏點所釋放的甲烷規模龐大。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後者也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其在地球大氣中吸收熱量的能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80倍。

甲烷釋放到海水中的表現,與直接釋放到空氣中的情況不盡相同,部分釋放的甲烷會被海水溶解。不過北溪管道泄露現場的圖片顯示,仍有大量的甲烷到達了所在的海平面,並向大氣層逃逸。

美聯社引述斯坦福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傑克遜和退休的化學海洋學家黑斯廷斯的觀點稱,北溪管道泄露將導致約50萬噸的甲烷氣體被排入大氣層。

《衛報》則指出,北溪管道甲烷泄露的總規模在10萬-35萬噸之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的研究助理庫珀向《衛報》表示,此次泄露有可能成爲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事件之一。

北溪管道的溫室氣體排放規模,預計將會超過阿利索峽谷天然氣泄露事件。阿利索峽谷天然氣泄露發生於2015年,是美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事件,其甲烷泄露規模爲10萬噸,相當於50萬輛小汽車一年的尾氣排放量。

北溪管道泄露事發於9月27日。當天,負責建造與運營北溪管道的北溪AG公司(Nord Stream AG)發表聲明稱,“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海底輸氣管道的三條管線在同一天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此後,瑞典在“北溪二號”管道也發現了新的泄漏點,這是北溪管道本週檢測到的第四處泄漏點。

據央視新聞報道,“北溪一號”管道於2011年建成,“北溪二號”是“北溪一號”的副線,於2012年開始動工,去年9月正式落成,兩條管道每年的天然氣運輸能力均達550億立方米,約佔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三分之二。

今年以來,出於設備故障等原因,俄羅斯方多次削減“北溪一號”管道的輸氣量。從9月初起,該管道進入無限期停運狀態。“北溪二號”已在2021年9月基本建成,但受政治因素影響,至今尚未正式啓動。

儘管均未投入使用,但“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目前均儲存有部分天然氣。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北溪一號”官方並未披露管道的儲氣量,但“北溪二號”的一位發言人則在本週透露,該管內的天然氣儲存量爲300萬立方米。

上述報道援引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化學工程師巴爾科姆的觀點稱,“北溪二號”所儲存的天然氣如果全部泄露,其甲烷排放量就將達到20萬噸。

丹麥能源署28日發佈的聲明稱,目前兩條管道內超過一半的天然氣已泄漏,剩餘氣體預計將在10月2日前完全泄漏。當前,德國、丹麥和瑞典等國正在調查泄漏事件。俄羅斯、瑞典與丹麥等國官員都公開表示,不排除管道被蓄意破壞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