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近日,一則中學以40萬起薪招聘教師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9月28日,在南京大學重點中學引才雙選會上,來自廣東、福建、江蘇等省份的40所中學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招錄300多個事業編制教師崗位。江蘇省海門中學提出,針對高中有奧賽獲獎經歷的學生,能給到40萬的年薪起薪,並能給高校研究生每月發放5000元的津貼。而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的待遇是,爲本、碩、博畢業生分別提供不低於25萬、30萬、35萬的年薪,此外還可享受海安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優惠政策。

此前,就有不少高中以三十四萬年薪招聘名校畢業生,但是,這些高中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縣中以三十四萬年薪招聘高校畢業生,這無疑是“大手筆”。要振興縣中,就必須加大對縣中的投入,提高縣中教師的待遇,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以此提高縣中教育質量,防止生源的流失,形成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與振興縣中的正向循環。

2021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了《“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今年全國兩會,“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怎麼具體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大致有三種模式。

一是“輸血模式”,即開展發達地區高中、優質高中與縣中的對口幫扶。據報道,2022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實施部屬高校縣中託管幫扶項目的通知》,明確組織48所部屬高校和相關專業教育機構,面向中西部、東北地區23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託管幫扶115所縣中。

二是“保護模式”,即重申招生政策,出臺教師調動新規,規定省示範性高中不得違規跨地區招生、違規“掐尖招生”,一些地方對高中教師調動做出嚴格規定,甚至還要求高中教師必須讓孩子在本地學校求學,避免優質師資與生源流失。

三是“造血模式”,即加強對教育的投入,切實提高縣中教師待遇與縣中辦學水平,以此吸引並留住教師、學生。

很顯然,這三種模式中,“造血模式”是振興縣中的根本模式。但考慮到縣中發展的實際情況情況,這三種模式需要打“組合拳”,既要形成自身的造血機制,又要在前期“輸血”和“保護”。因爲如果僅僅靠縣中自己的力量,很難在面臨地級市高中、省城高中的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形成縣中的競爭力與吸引力。比如,如果超級高中跨地區招生,那縣中不管怎麼努力,都很難在短期內與超級高中競爭,優秀生源會持續流失。而限制高中跨地區招生,假如縣中沒有辦好,學生和家長還是會想方設法去超級高中讀書,包括在小學、初中階段就遷移戶籍到超級高中所在地區。

江蘇是全國範圍內高中教育生態最優的省份之一。多年前就明確禁止示範性高中(四星級高中)跨地區招生,所有高中都必須在規定區域招生,並禁止收擇校生,因此,江蘇沒有出現縣域高中“塌陷”的問題,每個縣都有不錯的高中,這不但減輕學生的求學成本,不必離家很遠去上高中,又帶動整個基礎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態。

限制示範性高中跨地區招生,不人爲打造省域內的“超級高中”,這給縣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要進一步辦好縣中,還需要練好內功,這樣才能提高本縣學生、家長對縣中的滿意度,並支持全省高中發展戰略與高中招生政策。

而辦好縣中的關鍵是教師,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強教必須強師。要從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的關鍵因素出發,增加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師的待遇,並落實保障教師的權利。就此而言,應樂見縣域高中開出高薪招聘教師。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會影響到其他縣域高中的教師招聘。需要認識到,對於從其他地方高薪挖人才的惡性競爭應該禁止,而對於提高整體教師待遇的良性競爭,則應該積極支持。各縣域都應形成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待遇,建設良好教育生態的教育發展觀並付諸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