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時候,剛剛34歲的閻錫山已經當上了“山西都督兼省長”,徹底掌握了山西的軍政大權。但是讀者一定要注意,這時候的閻老西還是北洋軍閥的一個小派系,之前唯袁世凱馬首是瞻,袁世凱掛了以後跟着段祺瑞混,總之代表着反動勢力。

(北洋軍閥閻錫山)

這也是閻錫山的狡猾之處,山西畢竟地處華北地區,距離北洋系的統治中心實在太近,他要是不聽話,恐怕早就被袁世凱滅了。也正是因爲閻錫山馬屁拍得山響,袁世凱稱帝那會兒,還特地封其爲“一等侯”,那麼顯然,山西的進步勢力一定會遭到殘酷鎮壓。

閻錫山早年是參加過同盟會的(1905年),後來迫於形勢“反水”,1913年曾經命令:“各縣知事將國民黨分設機關一律解散”,這段歷史要區分清楚。當閻錫山再次跟廣州政府靠近時,已經是1926年的事情了。

於是在閻錫山鎮壓進步思想和排斥“南方黨”的過程中,他的手下惹翻了一個五臺同鄉,終於給閻錫山和晉系軍閥培養了一個掘墓人,那就是山西五臺縣永安村的一個年輕人,年少時名字叫作徐象謙。

(黃埔一期徐向前)

徐象謙出生於1901年,比閻錫山整整小了18歲,而且出身就是普通的農家子弟,因此兩人早期並沒有什麼交集。並且徐象謙本來的志向,也不過是讀書和教書而已,民國時期的農村家庭,能夠培養出來一個“教書先生”,已經很是“光宗耀祖”了。

1919年,年僅18歲的徐象謙考入太原國民師範學校第一期速成班,這所學校是時年36歲的“閻省長”創辦的,所以理論上閻是徐的“師長輩”。閻錫山只是給自己的地盤培養教師,對那麼多學生肯定不是個個熟悉,所以徐象謙兩年後默默無聞地畢業了。

按照慣例,徐象謙被分配到陽曲縣的一所小學教書,思想已經日趨進步,經常給學生們進行思想啓蒙教育,遭到校方的不滿,僅僅半年就給“辭退了”;於是徐老師再轉到“五臺縣河邊村川至中學附小”任教,必須注意,這裏可是閻錫山的老家!

徐老師初心不改,課餘時間經常給孩子們講述歷史上的愛國故事,引起校長段保芳的嚴重不滿,兩個人經常因爲辦學思想發生爭執,結果到了1923年初,徐象謙又一次被校方“辭退”了。要是閻錫山當時知道這倆校長逼走了一個未來的名將,一準斃了他們。

彷徨中的徐象謙決定“棄文從武”,次年南下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蔣校長單獨“考察”學生的過程中,對不愛說話的學員徐象謙也不怎麼感冒,認爲不會有什麼出息。第一期結業後,徐象謙加入過孫先生的衛隊、打過商團、參加過東征,這都是黃埔一期生的正常履歷。

轉折出現在1925年8月,爲了聯合北方的“國民軍”系統共同打擊北洋勢力,廣州政府選派了一些北方籍黃埔生回去工作,比如杜聿明、徐象謙等等,其中徐象謙被安排到國民二軍第6混成旅當教官,可惜這支部隊跟軍閥部隊無二,黃埔生們到來以後非常失望。

第6混成旅原駐河南安陽,只一年時間就被北洋軍打垮了,徐象謙和幾個山西同學無奈之下,只能暫時逃回山西老家閒居。這時已經是1926年夏秋,閻錫山眼見國民革命軍正在崛起,開始與廣州方面眉來眼去,山西的政治形勢有所變化。

所以徐象謙等人回到家鄉,並沒有遭到當局的爲難,當然也沒有引起閻錫山的重視,筆者個人猜想,閻老西以後肯定後悔過。蟄居一段時間後,徐象謙得知北伐軍已經攻佔長江中下游地區,遂毅然再次南下,1926年11月到達武漢。

作爲黃埔一期畢業生,徐象謙最初被武漢政府任命爲南湖學兵團的指導員,不久改任中央軍政幹部學校武漢分校學生總隊政治大隊第一隊少校隊長,武漢當時是國共合作的大本營,在這一期間的1927年3月,徐象謙正式入黨。

(朱老總、賀老總和徐帥)

大革命失敗以後,徐象謙立場堅定,乃正式改名爲“徐向前”,參加了廣州起義和上海的地下工作,1929年被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歷任紅軍師長、軍長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等職務。這段時期,徐帥主要在鄂豫皖、川陝等地作戰,跟足不出山西的閻錫山沒什麼交集。

這一晃就是十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徐向前,隨周公到太原會見閻錫山,探討共同抗日的作戰事宜,此時的徐向前已經是絕對的名將,閻錫山見後很是犯酸,後來跟幕僚閒談時忽道:

“徐向前這樣的人才,怎麼也走到延安一邊啦?不是楚材晉用,而是倒過來了”!顯然頗有悔意,其實閻老西純屬自作多情,從徐帥早年思想之進步來看,兩個人堪稱“道不同不相爲謀”,是沒有可能走到一起的。

抗戰勝利之際,調回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任職的徐向前,當時正在延安,眼見參加“七大”的開國將帥們接受新任務紛紛趕回部隊,徐帥心裏非常着急,找到主席請戰。毛主席笑着說:“我沒有忘記你,可是你現在抱病,需要休息,先把病養好”。

徐向前表示自己的病不嚴重不要緊,毛主席勸慰說:“你彆着急,山西、太原這一茬子給你留着哩”!顯然,毛主席很早就籌劃過,未來消滅閻錫山解放山西的任務,是要交給徐向前的,畢竟那是徐帥的家鄉,人文地理都很熟悉。

果然,在劉鄧大軍南下以後的1947年夏天,徐向前被正式任命爲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接手了該軍區留下來的部隊,主要任務是牽制和打擊晉軍。由於劉鄧、陳謝帶走了絕大部分正規部隊,爲了發展和壯大隊伍,徐帥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次年5月,晉冀魯豫軍區留守部隊,整體劃歸華北軍區指揮,徐向前出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不久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專司打擊晉軍。從此以後,第一兵團6萬餘人就成爲閻錫山的噩夢,閻錫山也終於知道了這個小老鄉的厲害。

第一兵團由弱到強取得節節勝利,至1948年5月,苦戰72天解放重鎮臨汾;6月間再發起晉中戰役,至7月21日勝利結束,又殲滅閻軍10萬(其中正規軍7萬人、地方武裝3萬人),這一仗讓兩個人沒想到,一個當然是閻錫山,氣得好幾天茶飯不思。

另外一個是毛主席,在不久後的一次會議上,主席當衆高興地詢問徐向前司令員:“你們六萬人,一個月消滅閻錫山十萬人,單是正規軍就搞掉他八個旅,你說一說,你那個晉中戰役是怎麼打的”?

晉南晉中地區全部解放後,1948年9月,第一兵團在徐向前的率領下兵臨太原城下,解放軍以115000人包圍了閻錫山的130000人,並於10月5日打響了著名的“太原戰役”,也成爲解放戰爭四大攻堅戰中最艱苦的一役。

戰役期間身體一直不好的徐帥再次病倒,因此總攻階段是彭老總代替指揮的,戰至1949年4月28日,我軍終於攻克太原,徐向前和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已改換番號)的指戰員們,乾淨、徹底消滅了晉軍殘部,結束了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

太原城破之前的2月15日,閻錫山已經找藉口逃離老巢,恐怕在逃往南京的飛機上,他也一定念念不忘自己的那位小同鄉,因爲徐帥給留給他的記憶,絕對是“刻骨銘心”!

(太原解放)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