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城,褒者有之,貶者亦有之,甚至還有人編造故事來抨擊它。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孟姜女哭長城”

齊地的孟姜女聽說丈夫被秦始皇徵召去修長城後積勞而死,她跑到長城下,哭了三天三夜,竟然哭倒了長城,從倒塌的城牆中找到丈夫的遺體。

實際上,孟姜女的哭聲不可能摧毀城牆,要不然秦始皇肯定請她去拆遷大隊工作。

在最初的記載中,孟姜女與長城也沒有關係。《左傳》與《禮記》說,孟姜女是春秋時期齊國將領杞梁的妻子,丈夫戰死後,她撫棺大哭。到了西漢的《列女傳》,添油加醋地加了一句“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但這裏的“城”是春秋時期的齊長城。再到後來,孟姜女哭長城變成秦時的故事,杞梁也成了被徵發修長城的民夫。

國家文物局統計,歷代長城總長度約2萬公里,修築時間跨越了兩千多年的時空。有多少人愛它,就有多少人恨它,民間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民意,細思恐極。

內蒙古固陽秦長城遺址。圖源/圖蟲創意

列國的遺產

長城的由來衆說紛紜,一般認爲,其誕生於春秋戰國時的列國紛爭。

春秋時期,諸侯混戰,競相爭霸,實力較強的齊國與楚國率先在邊境修築連續的軍事堡壘,並用城牆連接,抵擋來自其他諸侯的進攻。

這就是,長城的雛形。

齊長城修建的年代,多在公元前六七世紀。齊人利用今山東省中南部山區的地形,因地制宜,修造土石牆,拒敵於國門之外,至今仍有遺址留存。

齊長城遺址。圖源/圖蟲創意

楚國修築的長城,史稱“楚方城”,頻臨漢水,用石頭壘砌於楚國北部邊境的崇山峻嶺上。

《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在位時,齊國派兵前來攻打,楚將屈完率軍迎敵。到了召陵(在今河南漯河市)這個地方,屈完派人對齊軍說,你們真要來攻打的話,楚國有方城作爲城防,漢水作爲護城河,足以與你們一戰。

齊國國君齊桓公親眼看到楚方城堅固的防禦工事後,感覺碰上硬茬了,只好先撤退。

史書記載,楚方城爲楚國阻擋了多次進攻,其他諸侯從北面攻打楚國,打到漢水邊的方城就攻不下了。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互相兼併,秦、燕、趙、中山等國,紛紛在自己的領地上修築長城。

戰國時期列國長城分佈圖。圖源/最愛歷史

秦國有秦昭王長城,修築於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據說,由於秦國用來抵禦西戎的長城所用土石皆爲紫色,遂有“紫塞”之稱(崔豹《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

於是,後世多用“紫塞”來指代北方邊境。秦國西邊的義渠等部落來到這道紫色的高牆下,便知道已進入秦國的地界。

燕國有燕長城

《戰國策》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燕國一度是戰國七雄裏的軟柿子,爲了自強,燕人修築南、北兩道長城。燕南長城是爲了抵擋齊國與趙國的進攻,而燕北長城是爲了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東胡

燕北長城,東西走向,長約兩千裏,西起今河北張家口,東至今朝鮮清川江北岸,由名將秦開主持修築。

秦開早年在東胡作人質,藉機掌握了東胡的諸多軍事機密,後來有一次到燕國邊境販馬,乘機擺脫了東胡的控制,逃到燕國爲將。秦開不愧是優秀的“東胡留學生”,他成爲燕將後,率領燕軍大勝東胡,使東胡退卻千里,隨後,秦開在燕北邊地動員軍民修築長城。

秦開修築的燕北長城後來被秦朝繼承,而秦開有個孫子還去拜見過嬴政。這個孫子叫秦舞陽,13歲能殺人,隨荊軻去刺秦王嬴政,卻被嚇得發抖,沒幫上忙。

趙國有趙長城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不僅學習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裝備,還在趙國北部邊境修築了“自代並陰山,至高闕爲塞”的趙長城,東起今河北張家口境內,西至今內蒙古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長約650千米。

這一時期,長城的性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春秋時,諸侯修長城更多是爲了爭霸。到了戰國,長城防禦的對象,更多是來自北方的胡人。

中國北方,有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大致上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經過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等山脈,將這條線的兩邊劃分爲半溼潤區與半乾旱區,一邊受季風影響,適宜種田,一邊受大山阻隔,只能放牧。

這條線劃分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界限,與現在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

在古代,南邊的農耕民族男耕女織,春種秋收,生活安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北邊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狩獵放牧,不時南下騷擾,尤其是到了寒冷乾燥的時節,牛羊難以繁衍,遊牧民族便會從非季風區闖入季風區,大肆擄掠。

遊牧民族擅長騎射,飄忽無定,往往搶了東西殺了人就跑,等到南邊要出兵追趕時,他們早已騎馬遠去,追都追不上。

實踐證明,修築長城,是阻擋遊牧民族的好辦法。

歷史上最早利用長城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人,是趙國名將李牧

李牧畫像。圖源/網絡

戰國後期,李牧長期鎮守趙國雁門一帶(在今山西朔州),十餘年間,屢破東胡,降服林胡,使匈奴不敢犯邊。

在邊境,李牧命將士們看守趙長城上的烽火臺,每次偵察到匈奴進犯,就傳警報,讓趙軍躲入營壘中固守。這樣過了好幾年,匈奴都以爲李牧膽小如鼠,可又佔不到便宜,他們每次來沒能搶物資,也無法跟趙軍交戰,心態都快崩了。

李牧利用匈奴疲於奔命的時間,在趙長城後訓練軍隊,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萬餘匹,驍勇步兵5萬人,弓駑兵10萬人,命不同兵種訓練戰術,協同作戰。

等到時機成熟,李牧派出邊境軍民引誘匈奴來攻。匈奴單于忍了這麼多年,終於有機會與趙軍一戰,於是輕敵冒進,深入趙境。李牧見匈奴上鉤,率領自己訓練多年的“特種部隊”出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大破匈奴,“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李牧鎮守趙長城多年,沒被匈奴人打敗,後來卻敗給了趙國奸臣的流言蜚語,遭到罷黜。

趙國罷免李牧,自毀長城,軍中無良將可用。不久後,秦將王翦率領大軍破趙,攻入趙都邯鄲。

此後,隨着秦一統天下,一道萬里長城屹立於北方邊境。

內蒙古固陽秦長城遺址。圖源/圖蟲創意

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長城的遺址大多已湮滅在歲月長河中。但直到今日,很多人提起“萬里長城”,腦海裏浮現出的第一個名字還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滅六國後,爲了鞏固國家統一,下令拆除內陸諸侯互防的長城(“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卻把北方邊境的列國長城保留下來,並在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葺、連接和增築,下令修建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遼陽)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修長城,也是爲了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掠。

秦始皇信任方士,追求長生不老藥。有一次,方士盧生爲他帶來一句讖語:“亡秦者,胡也。”

胡,可代指北方邊境的少數民族,而在當時,北境最強盛的遊牧民族正是曾與趙國李牧多次交手的匈奴。他們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

秦長城示意圖。圖源/最愛歷史

李牧死後,匈奴人從陰山南下河套,在黃河南北四處劫掠。若無延袤萬里的長城,秦軍需分兵守衛,難以集中兵力發動戰略反擊,匈奴人騎着馬機動作戰,今天在東邊打劫,明天就可以跑到西邊,還隨時可能南下關中。

爲此,秦始皇想到的妙計,是修長城,依地形,借天險,將邊境給圍起來,遏制匈奴南下的路線。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將蒙恬率軍出征,大敗匈奴軍,一舉收復河南地。之後,蒙恬奉命組織大量民工,在燕、趙、秦長城的基礎上修築萬里長城。

蒙恬取得多次大勝,修築長城後,匈奴“不敢南面而望十餘年”

作爲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道萬里長城,秦長城的修築動用民力多達50萬(“秦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甚至有學者統計,僅河套地區集聚的勞工數量,就有數十萬之多。

秦始皇急功近利地動員大量民夫,萬里長城工程浩大,勞役沉重,成爲秦朝苛政的象徵。後世用春秋時期“杞梁妻”來編造“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便是對秦長城的譴責。

爲修築秦長城立下功勳的名將蒙恬,直到死前仍對長城工程心不自安,不過他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被徵發修長城的數十萬民夫。

秦始皇病逝後,奸臣趙高擁立秦二世胡亥即位。爲了消滅政敵,趙高向胡亥進讒言,除掉蒙恬兄弟。

蒙恬被勒令自殺,最後一刻,他喟然長嘆:“我何罪於天,竟然無罪而被處死?”過了一會兒,他又徐徐說道:“唉,其實我本來就有罪,從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萬里,可能挖斷了地脈。此便是我的罪過啊!”說完,蒙恬吞藥自盡。

秦朝二世而亡,迅速淹沒於各地起義軍的浪潮中,“長城亡國”的罪名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扣到了秦始皇頭上,很多人只記住了秦長城的罪,而忘了它的功。

蒙恬鎮守邊疆有功,卻含冤而死。圖源/影視劇照

漢承秦制,不僅繼承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也傳承了始皇帝對長城的營造。漢朝將新長城與舊長城連接爲一體,東起遼東,西迄今新疆,構成一道城堡相連、烽火相望的防線,並通過屯田、徙民實邊,加強對北方邊境的控制。

近代以後,中國因爲長期封閉落後而一敗塗地,曾經有人將長城與“閉關鎖國”掛鉤,認爲這是中華民族自我封閉的象徵。

事實上,長城並不鎖國,而是爲了保衛與防禦,以更好地開放。

漢武帝在位時(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修築的河西長城,綿延烽燧,亭障相連,沿着絲綢之路修築,成爲保護這一國際交通幹道安全的防線。

漢時修築的邊塞遺址,至今屹立於絲路之上,其中出土了不少漢代的絲帛文書,訴說漢時東西方交流的往事。

漢河西五郡圖。圖源/錦繡人文地理

有關漢代修長城的史料現存較少,但出土文物“居延漢簡”留下了生動的記載。

居延地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是漢朝防禦匈奴的重要邊塞,因此,居延漢簡中有大量漢匈和戰的內容,記載了漢代屯田、徙民、築城的細節。

其中有幾枚竹簡說到,匈奴進攻漢朝邊塞,一般在春夏之交或秋冬時節的早晚時段,千騎之中分成多個數十人團隊進行劫掠。爲此,漢朝邊塞制定了嚴明的烽燧制度,發現敵情後利用長城及時傳遞信息,調兵擊退匈奴。

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校尉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發現匈奴威脅絲路安全,集合邊塞漢軍與西域各屬國兵力四萬餘人,出長城,奔襲千里,斬殺匈奴郅支單于。在陳湯給皇帝的上書中,有句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末大儒王夫之有一個觀點:“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兩漢時期,朝廷始終對周邊夷狄有着強大的威懾力,長城內外的少數民族大都聽從漢朝的號令。長城拱衛之下的漢朝最後沒有亡於胡人,而是毀在朝中的內耗。

漢代烽燧遺蹟。圖源/攝圖網

秦漢之後,長城的建造雖未停歇,但規模不像之前那般浩大。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11年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中華書局,2005年

景愛:《中國長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序經:《匈奴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羅哲文:《長城史話》,北京出版社,2018年

徐永清:《長城簡史》,商務印書館,2021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