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奔幾了,請逼自己養成這4個習慣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4個跡象

能從一粥一飯裏喫出快樂的人,食商一定不低。

作者:筱繭(富書籤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富書主播張小荷朗讀音頻

在熱播劇《延禧攻略》中,最溫柔的富察皇后不僅待人寬和,在美食麪前亦不失自己的風範。

福建巡撫歲貢一百桶荔枝,千里迢迢運送到北京,乾隆挑選了最好的三桶總計四十八顆荔枝,送給皇后。

可是,皇后沒有一人獨享,而是辦了荔枝宴。

如此難得的荔枝,一般人自己喫還不夠呢,怎麼還會想着分給別人。

但身爲六宮表率的富察皇后,平日侍奉太后,善待妃嬪,處事謹慎,在美食麪前,依舊毫無貪念,可以處理得無可挑剔,難怪能贏得皇上獨寵。

這就是所謂的“喫相”好。

其實,食物和歷史一樣都是可以傳承的。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食爲鏡,也是識人的竅門。

讓老饕流連忘返的米其林三星,烤出人間煙火的街邊串兒店,藏在巷角連燈箱都沒有的特色菜,清晨早餐店裏的豆腐腦……

我們很難去定義美食是什麼,但我們很容易就能從人們對於美食的態度,來判斷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食商”高,指的是他不僅懂得如何善待美食,更能在由美食所構築的人際關係中發展自己。

一個喫相好的人,食商一定很高。


有一句話說得好:三觀合不合,喫一頓飯就知道。

去年我一直在追《我的前半生》,深感男主賀涵不愛唐晶,不愛羅子君,他愛的只有美食。

劇中一開始出鏡的從北海道空運過來的海膽,簡直讓人看了口水直流。

老卓將新鮮海膽放入冰水加上檸檬、鹽浸上10分鐘,再吸乾水,一道爽鮮即食海膽即可新鮮出爐。

喫的時候搭配適當的作料,讓芥末和醬油的調味汁充分浸透到海膽後,再放入口中,這種體驗不親自嘗一口,想象不到。

這樣的美食,不得不喫;這樣的朋友,也就不得不交。


賀涵對待摯友出手也很闊綽,曾給老卓一瓶威士忌,說:“這可是我最能拿出手的,最好的酒了。”

這是一瓶已停產的餘市20年單一麥芽威士忌,當年僅僅釀製了3000多瓶。

它口感醇厚,初入口有強烈的刺激,而後在舌尖慢慢歸於平和,這過程本身充滿玄妙。

你看,食材和美酒,成了人際交往中最高段位的媒介,是友情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著名美食家蔡瀾說過:“愛喫的人,享受食物的人,大多數是個性開朗的,他們不會給你增加什麼麻煩,不管在金錢上還是在感情上,的確值得交往。”

會喫會做,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人,往往都熱愛生活的純粹。

願意爲好食材付出,不辜負每一味珍饈,又樂於分享的人,總能用食物周旋人際之間。

喫也是一門手藝,高手能夠修煉成藝術。

食物關係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味道如何,看如何烹調,人際如何,是看如何處事,懂得用美食調節人際,是大智。


民以食爲天,加班要喫,失戀要喫,相親要喫。

就像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所表達的,大到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個體,在喫這個生活最尋常的細節之間,往往隱藏着最精妙的文化密碼和最深層的修養。

中國人素來善於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食商高的人則懂得用食物來貼近人與人的距離。

《紅樓夢》裏,寶釵在賈府過生日,被問愛喫什麼菜,她知道賈母愛喫甜爛之物,便照着這個說,把賈母哄得高高興興的,情商一級高,甩林黛玉十條街。

當然說她有心計也好,但有時在細節處替他人想想,就能輕鬆博得好感,潤滑關係,爲什麼不試試呢?

特別是在喫這一方面,能讓人覺得能喫到一塊,能在同一個桌子上舒服共處,就已經爲彼此的關係打下了最結實的基礎。

在點菜前問對方有何忌口、有何偏好,並且在點拿不準的菜之前,徵求一下大家同意,這不僅是最基本的禮節,也是很體現情商的一環。

導演陳曉卿,圈子裏人稱“資深喫貨”,聽他談論美食,總像能聞見味兒。

這“老男人飯局”,座上客有老六、王小峯、羅永浩、楊葵,也有柴靜、陳曉楠、馮唐、和菜頭等,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據說陳曉卿有個小本子,記錄着全北京好喫的地界,餐廳名字,特色菜等等。

這就成就了他在影視圈的江湖傳說,誰要是在北京找不到喫飯的地方,只要告訴他地點、口味偏好,就能迅速收到一條詳細的推薦微信,每次都能把大家喫得高高興興,有面又有品。

這樣的朋友,誰不想要?

所以,當喫貨真的是一門技藝,有心入門,尚屬不易,若能登堂入室,更是難能可貴。

買菜,考驗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既不能被坑,又要挑到最好的食材。

大廚一般都是人際交往的高手。

做菜,火候掌握各有千秋,但就像對症下藥一樣,把握對了,都是經驗和智慧的疊加。

找館子,隱藏於城市最深處角落裏的小店,沒有真實的熱愛和細心的觀察是找不到的。

而點菜,更是個施展的好時機。

點菜時,食材要錯落,類型也要錯落,配色和擺盤都照顧到,又知悉領導來賓的胃口。

我們往往能從一個人對喫的態度,看得出他的心理素質和調控能力,那些傷透了心還能把胃照顧好的人,更能權衡利弊得失。

大文學家蘇軾也是個有名的喫貨,他曾說: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被貶謫的漫漫時光裏,一盤肥而不膩的東坡肉消解了不少惆悵。

能從一粥一飯裏喫出快樂的人,食商一定不低,他們的生活力、工作力也不會太差


紀錄片《人生一串》中有一句: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喫到深處,食物的作用就不僅僅是填飽肚子了。

它和詩詞歌賦一樣,是世俗生活裏的一種追求、享受與熱愛,會喫的人,生活便有了煙火,再難也不會覺得孤苦。


就像我的同學,家裏有段時間特別艱難,父母雙雙下崗。

但是這個同學家的餐桌上,總有新鮮果蔬,母親工廠結錢的日子,就是家裏的開葷日,同學考試的那幾天,家裏的菜也會豐盛一些。

喫,是調劑生活最快捷的方式。

我們這個民族之所以這麼堅韌,與對喫的愛好也是分不開的。

食物是生活的底線,每一口新鮮食物都是能量的積攢,一碟整整齊齊的菜,一碗熱乎乎的湯,一個完完整整的家,有這些,就表示生活還有希望。

真的是,人一有了喫,境界就不同了。

我們日夜奔波,我們辛勞忙碌,最根本的還是爲了謀一口飯。

食商高,人能喫得開,人面就開,日子自然能越過越好;

食商低,不僅費了食物,窮了情趣,生活也將失去活色活香。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者簡介:筱繭,富書籤約作者,非典型性90後,大褲衩搬磚,不追星,不氪金,窮並浪,老孃們之友,微博@筱繭。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