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了年中业绩报告,最大的变化就是,移动流量业务收入陷入“低速增长”、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在“放量增长”。

以中国移动为例,上半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108亿元,同比增长39.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6.0%,是推动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移动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

中国电信情况也差不多,上半年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19.0%,贡献增量收入占比接近50%,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天翼云收入超过280亿元,同比增长101%。

从整体上看,三大运营商数字化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0年的12.8%,上升到2021年的15.2%、今年上半年的19.9%,直逼总收入两成,而增长势头仍在加速。

而在云业务的发展上,势头更猛,上半年天翼云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01%;移动云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34%;联通云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43%。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云业务收入总计702亿元,约为阿里云上半年367亿元收入的两倍。(注:统计口径可能不一样。)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觊觎”产业数字化业务(以前叫产业互联网)已经很多年了,过去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平平,为什么在近两年突然爆发呢?

我认为,这一方面跟运营商企业近年来大力推进面向产业转型有关,而另一方面则跟国家愈来愈重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导向有关。

近几年来,三大运营商清晰判断了新发展形势,积极投身数字经济主战场,以新发展模式实现新作为,运营商企业正在换轨通信发展模式,重塑通信增长方式,逐步从传统业务竞争调整到数字化创新发展,从简单价格竞争换轨到信息化服务价值创造。

今日之成果,是过去几年三大运营商积极转型、积极部署之功。当然,更重要的是国家高层信号的释放和政策的引领——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对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高度强调,给三大运营商构建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壁垒(相较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壁垒)。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发布,首次将数据作为“关键要素”写入法律,明确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将从等级保护级别、安全通信网络、区域边界等方面进一步保障国资企业数据安全。其中进一步明确,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批准,境内的组织、个人不得向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提供存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数据。

在这样的导向下,国资云、国家云应运而生!目的就是通过依托国有企业建设高安全防护水平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底座,并搭建以汇聚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核心数据的数据治理体系及云平台,以此加强国家核心数据管理。(避免像DIDI事件再次发生)

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者,三大运营商毫无疑问是被寄予厚望的,而在这“厚望”背后,对运营商来说,一是竞争优势,国家队里做云计算的本来就不多,这相当于给了三大运营商一个“特许经营权”;二是义务,三大运营商要建设高安全防护水平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底座,这对运营商自身的安全技术书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简单来说,运营商面向产业数字化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可控,这给运营商带来了边界型的竞争壁垒。同时,运营商面向产业数字化发展最大的责任和挑战同样是:安全!运营商必须拿出高水平的安全防控能力,证明自己能为国家守好门。

于是,近两年来,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布局安全产业,力求快速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水平。

2020年底,中国电信17.68亿元入股辰安科技,成为辰安科技的控股股东,而辰安科技定位公共安全产业,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

今年6月,中国移动斥资41.43亿“入主”启明星辰,成为启明星辰的控股股东,而启明星辰是国内专注于网络安全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联通虽然没有通过资本引入安全力量,但在内部加强了安全能力建设,成立了网络安全研究院,旨在打造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高地”。

可以看到,安全当前正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充分利用管道和资源优势,加大能力开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筑网络安全新生态。

中国移动面向ToB行业,打造了“端-管-边-云”整体安全方案。网络管道安全方面,支持网络管道切片隔离和端到端加密,包括终端接入切片安全、切片管理安全、切片物理隔离和管道数据安全等。企业云边界安全方面,有企业网边界防护方案,例如在企业私有云与MEC边界部署防护墙,提供边界防护,做好安全策略配置。同时,积极锻造禾云安全能力体系,提供从准备阶段到保障阶段、总结阶段全程重保服务,为网络安全赋能。

中国电信基于运营商网络安全优势,构建了“云-网-端-边-用”一体化、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网络原生安全+可信云,创新打性造云网POP点上的独特安全能力,将中国电信的网络资源与云资源紧密耦合在一起,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云堤平台”,成为国内唯一有全网覆盖能力和全球通达能力的网络攻击防护平台。

中国联通则坚持顶层设计与落地实施相结合,构建覆盖“云-网-边-端-业”协同的融合创新安全能力,实现风险可视化、防御自主化、运行自动化的安全目标,保障业务的安全。同时提供安全监控、威胁情报、数据分析、应急预案等多方面的安全运维能力。并自主研发沃云,构建覆盖全局的“防护为主,预警溯源结合”综合安全治理体系,大大提升了数据、设备、网络等多方面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云原生的创新安全运营服务。

(上述信息梳理引自赛立信通信研究)

国家需要一个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底座,三大运营商的央企身份确保了其“可控”,但在“安全”上,过去重运营不重技术创新的运营商还面临很多短板,技术上的、产品上的、管理机制上的,当前,三大运营商竞相斥巨资布局安全领域,正是想快速补足这些短板,而这也将给整个网络安全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格局。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