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警示、唱空家電產業,這不是生產力。誰都知道家電市場當前很難,但沒有幾個廠商會天天盯着“難”字,裹足不前或抱怨或躺平。難,從來不是家電廠商關心的焦點,如何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找到“活下去、活出彩”的手段,纔是關鍵。

蔡青||撰稿

今年以來,甚至未來兩三年內,中國家電市場可能會越來越難,家電生意也會變得越來越難做。這種低迷的週期,早就是行業的共識,不用多說,也不是什麼大事。過去20年、30年家電市場的艱難,情況不比現在強多少,結果卻是“時代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對於一些家電廠商來說,家電圈認爲:市場越難,意味着賺錢的機會將越來越多。因爲,這是恆古不變的商業道理,每一次市場的變化,特別是變難、變差,都是一些廠商謀求發展壯大的轉折點。

當然,對於很多家電企業來說,比如美的、海爾、格力、海信、長虹,以及方太、九陽、格蘭仕等,要說他們不害怕市場變難後的經營和發展,那肯定是假話。但是,既然紮根家電產業,市場每年都會出現新變化、新危機、新風險,那就只能採取“正面應對”策略,看到市場困難就主動積極去解決,看到出貨下跌就想辦法扭轉、看到需求變化就要調整經營策略和手段。如果天天盯着市場的難,只會抱怨一通、牢騷一堆、習慣性躺平,結果肯定是“越來越難”。

每一輪市場的艱難,都隱藏着新的機會

在家電市場上,所有廠商都不要怕難、怕苦。因爲,市場越難,機會就越大。家電產業週期性的規律很明顯,就是在每一輪行業艱難、市場低迷之後,就會出現一批新的領軍企業,或是老牌強企的做大做強,產業格局繼續向龍頭、大企業身上集中。

原因很簡單:一是,市場門檻推高之後,會加速家電市場的“良幣驅逐劣幣”,帶給一批專注產品、技術、服務和用戶的廠商們更多的機會、空間和視野,加速行業走向一輪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二是,市場競爭變難後挑戰增多,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被推到一輪發展新起點上,讓所有企業可以同臺競技,比拼服務、體驗等真功夫,讓那些濫竽充數和渾水摸魚者出局,淨化市場經營秩序和環境。

三是,市場變難、競爭白熱化,這會倒逼所有企業的經營變陣,從而真正提升和提高一批家電廠商的經營思維、經營格局和經營體系再造,最終在變化中尋找新的突破口和發展方向。

不少家電廠商直言,目前大家最害怕的並不是市場變難、變差,甚至變天了,而是企業市場經營管理團隊的鬥志全無、心態炸裂。要麼是“這山看着那山高”就是不行動,要麼就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就是不敢變。最終,在這種“想改變又不想出力氣又怕擔風險”的環境下,助長一些家電廠商的艱難情緒增多,也加深一些家電人的懶惰心理。

如今很多家電廠商的通病就是,看到困難的第一反應不是去解決,要麼等待觀望要麼繞道走;同時很多家電廠商看到變化,特別是看到新事物、新技術因爲害怕,往往會遭遇“從看不見、看不起到看不懂、來不及”的複雜而尷尬局面。

寒冬常在畫大餅常有,但激情不常在時間不等人

這些年來,對於家電產業來說,市場寒冬會經常出現、商業寒流也不曾全面消失;同樣,在寒冬的家電市場上,不少廠商對於未來發展的規劃、憧憬,以及新戰略、新業務的“畫大餅”情況也常有。

只是,對於不少家電廠商,以及家電人來說,如何保持對於未來美好的持續期待,如何保持對於寒冬下市場競爭和發展的戰鬥激情,是一道難題。面對困難的第一原則不是等待、觀望,而是分析困難形成的原因,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優劣勢,市場的變化和特點,從中構建企業能把握的力量、訂單和用戶。

正所謂“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對於家電廠商來說,在當前這樣一個“持續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持續動盪”的經濟環境下,只要心中有夢想、手上有力量,就能腳下有出路。

大多數時候,在家電產業的成熟期廠商需要保持足夠的冷靜;但是在市場的困難時期,廠商的激情、衝動就是一團火,不僅能鼓舞自己還能帶動同行和產業的一起求變。家電圈認爲,只有“心中有大餅”的廠商,才能在持續艱難的市場環境下靠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大餅。對於市場沒有預期、沒有規劃,而是選擇隨波逐流,不符合家電廠商的發展性格和特色。

長路漫漫,道阻且長。家電廠商如果將時間拉長10年、20年,就會發現如今的市場艱難不過是“時代洪流”的匆匆過客,而家電廠商必須要成爲時代的參與者、主導者和建設者,才能不被市場一時的波動影響和誤導。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