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自衛隊有五成武器不能用,持續作戰能力因此變得脆弱。一項日本防衛省的非正式調查顯示,所有裝備中目前能運轉的只有五成多。而在不到五成的未運轉裝備中,有一半處於“維護”狀態,其餘的則因缺乏必要零件或維修預算被劃歸“等待維護”類。

該報道認爲,日本沒有能力單獨阻止“大國的入侵”。日本以“在美軍趕來增援之前先撐數週時間”爲目標,設想構建基礎防衛能力,推進裝備和其他物品整備。但以目前的持續作戰能力,連這個目標也不太可能實現。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10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武器自給率爲91.6%,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排名第一。日本的武器自給率爲73.8%,排名第二,遠遠超過韓國、印度(43.7%和15.7%)。

而從實際情況看,日本的武器裝備,顯然還配不上其成爲軍事大國的野心。

日本陸海空自衛隊都“叫窮”

武器不夠用,是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共同看法。

日本航空自衛隊缺乏可以運轉的飛機,甚至在編隊飛行演習中無法湊齊規定的飛機數量。最近首次參加德聯合軍演的日本F-2戰鬥機就無法確保零件儲備,需要採取應急措施時,只能拆卸同款飛機的零件使用。此外,坦克等裝備的運轉率也大幅下降。

更嚴重的是彈藥不足,特別是用於“愛國者”防空系統的精密誘導導彈短缺。原因是日本購買的“愛國者”反導導彈價格昂貴,擠佔了作爲配套的誘導導彈的預算。

日本政府的內部文件還顯示,包括機槍和迫擊炮彈藥在內的彈藥總庫存“最多可維持兩個月”。日本約七成彈藥還部署在北海道以防範俄羅斯,在現在日本急欲增加防衛力量的九州和沖繩,部署的彈藥不足總量的10%。

《日經新聞》表示,如果沖繩周邊發生緊急情況,日本自衛隊則很可能因彈藥等物資短缺無法戰鬥。

日本軍工體系有“美國依賴症”

日本自衛隊之所以武器不夠用,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軍工體系受美國控制。

二戰以後,美國就將日本視爲美國軍火的大賣場和美國軍工體系的配套生產基地,只允許日本自主生產芯片、防衛和支援保障類裝備,但不允許日本自主生產先進的進攻型武器。

美國的做法是,通過頒發給日本先進武器的生產許可證,允許日本生產主戰飛機、驅逐艦、防空導彈、武裝直升機等美式武器裝備,擠佔日本的軍工產能。

2017年日本想自主研製“心神”主力戰機,美國立刻以在日本組裝爲籌碼,向日本出口了42架F-35戰鬥機,延後了日本研製“心神”的時間。最近,日本高調宣稱要與英國共同研製第六代主力戰機,一定程度上就是喊給美國看的。

另一方面,美國以昂貴价格賣給日本美式裝備,也消耗了日本部分防衛開支。像在日本組裝的F-35戰機,因爲美國要收取技術和專利使用費,單機價格比從美國進口要高出近4000萬美元。

久而久之,日本軍工體系自然患上了“美國依賴症”。雖然能夠從美國獲得先進武器裝備,但像彈藥這種高消耗又有保質期的軍品,總是不足。

警惕日本突破武器生產限制

雖然日本軍工體系發育不全,但近年來,在美國默許下,日本通過不斷修法,已在暗中突破二戰以來的武器生產限制。

近年來,爲繞過美國的限制,日本先後和澳大利亞、印度、英國、法國等國簽訂了《防衛裝備品及技術轉移協定》,現在還在和德國、意大利、瑞典等國談判,以獲得意大利的艦艇技術、德國的坦克技術和瑞典的潛艇技術。

同時,日本開始大力發展和部署中遠程導彈,其中的代表性產品是12式岸艦導彈。日本政府已公開宣佈將在反導型宙斯盾驅逐艦上裝備這款導彈,並將首次配備遠程巡航導彈。

12式岸艦導彈射程約900公里,實際上已算是中程導彈,日本未來可能將其升級改造,射程增加到1500公里,並安裝到F-2戰機、“大鯨”級常規動力潛艇上。這將使12式岸艦導彈能覆蓋整個朝鮮半島,還包括中國東部沿海。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12月表示,日本將研究包括獲得打擊敵方基地的能力在內的各種選項,引發軒然大波,其根據就是12式岸艦導彈的升級和部署。

顯然,日本在武器進口和研發上的種種“踩線”行爲,已經違反了和平憲法規定的“專守防衛”原則,也讓日本成了地區安全的“麻煩製造者”。

在這一背景下看日本自衛隊的“叫窮”,其真實目的很可能是爲了繼續增加防衛開支、獲得更大的武器研製自主權造勢。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