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一帆】當地時間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該局利用航天器撞擊將一顆遙遠小行星推離軌道的測試任務取得成功。此次測試表明,人類可以利用掌握的科學技術,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

NASA選擇撞擊的目標是一個雙小行星系統,其中一顆小行星被另一顆較小的衛星所環繞。主小行星“迪迪莫斯”的直徑約爲780米,其小衛星“迪莫弗斯”的直徑約爲160米,位於距主小行星約1公里的軌道上。將“迪莫弗斯”和“迪迪莫斯”作爲目標小行星是經過謹慎選擇的,兩者都不在與地球相交的軌道上,而它們的軌道發生細微改變,也不會增加這種風險。9月26日,測試成功進行,航天器傳回的畫面顯示,航天器準確撞到“迪莫弗斯”小行星的“身上”。撞擊產生的能量,加上碰撞產生的噴射粒子的反衝,極大地改變了“迪莫弗斯”在太空中的路徑。

經過2周左右的持續觀測和數據分析,NASA對外公佈,在撞擊之前,“迪莫弗斯”大約每11小時55分鐘繞“迪迪莫斯”一週。撞擊發生後,根據天文觀測,現在的軌道運行時間是11小時23分鐘,和以前相比減少了32分鐘。現在,“迪莫弗斯”的軌道稍微靠近“迪迪莫斯”。按照NASA的標準,測試取得成功的最低要求是73秒,而這次已大大超過這一要求。

據NASA介紹,當前科學家將着重分析撞擊任務的“噴濺物”,也就是飛行器高速撞擊小行星時所產生的碎石。NASA表示,噴濺物帶來的後坐力,增強了飛行器撞擊小行星的推力,有點類似一顆氣球噴射出的氣流,能推動氣球往反方向前進。

爲了進一步瞭解噴濺物的後坐力,得先認識這個小行星的物理特性。NASA進行撞擊任務時,意大利航天局的航天器LICIACube也一路伴飛,拍攝、記錄任務過程。科學家可以通過分析這批影像進一步瞭解小行星“迪莫弗斯”。

2024年10月,歐洲航天局將發射航天探測器,近距離仔細評估此次撞擊測試對小行星造成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