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而美”變“大而全”

昨天,一條#手機App爲何越來越膨脹#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二的位置,引發了不少網友對手機存儲的焦慮:“明明沒下幾個App,但數據就跟滾雪球似的,越用越‘膨脹’”“一些App下載的時候還好,用着用着就幾個GB了”……App“佔地”越來越大,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以微信爲例,有數據顯示,過去11年,其安裝包“膨脹”了575倍。手機App爲何越用越膨脹,該如何緩解手機存儲焦慮?

■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不斷更新擴容的App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反映,現在隨便一個常用的手機App安裝包都有幾百兆,而它們在“誕生”時,大小一般不超過50兆。不僅如此,有些App在下載、安裝過程中還會解壓,自動寫入更多信息,這就意味着手機需要更大空間來保證App安裝成功。而隨着使用時間增加,App又會“膨脹”,一些緩存數據使得App佔據的內存空間越來越大。

手機App爲何越用越膨脹?有業內人士表示,首先是由於技術、功能更迭,滿足用戶新的需求。比如一款手機App支持人臉識別登錄,就需要進行版本升級,而功能的增加,多少會增加安裝包大小。這些變化,更多是滿足用戶使用“剛需”而存在的。

其次,用戶產出與緩存內容的需求逐漸變大。在手機功能多樣化的趨勢下,激發了用戶的分享欲,圖文、視頻等內容不斷被產出並儲存於手機裏,長此以往手機的內存自然是不夠用的。同時,手機軟件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緩存,大部分緩存涉及生活與工作的資料,用戶不敢隨意清理,這也加劇了手機的內存負擔。

再者,一些更新造成手機App越來越大。很多用戶都有這樣的體驗,使用頻次較高的手機App都伴隨着頻繁的更新,每一個都是功能齊全的“龐然大物”。但一些更新後的功能與App定位可能並不相符,但開發者爲了搶奪和留存用戶,依然會“閉着眼睛”上新一些“創新”功能。於是你能看到,主打短視頻的抖音、以“種草”出名的小紅書都有了羣聊功能;音樂軟件QQ音樂有“彈一彈”遊戲;購物軟件拼多多的頁面底部有了“多多視頻”……有用戶就吐槽,“我打開音樂軟件就爲聽會歌,老讓我打遊戲幹啥?”

如今,手機存儲已不再是問題,不少手機廠商產品都是128GB起步,甚至達到1TB,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一些App開發者更加“肆無忌憚”,用戶花更多錢買大存儲手機,進而爲這些用不上的“創新”功能買單。

三招緩解手機存儲焦慮

手機App“膨脹”已是現狀,有業內人士建議,作爲用戶,如果預算有限無法購買大存儲空間的版本,那就只能養成定期清理手機存儲空間的習慣了。

現在很多App的設置中都自帶緩存清理空間,如果遇到手機空間不足的情況,可以先通過App清理一下沒用的緩存,聊天記錄、視頻等等。我們也可以把手機上的一些不常用的大文件以及照片、視頻等備份到電腦或移動硬盤上,進一步提升手機的可用存儲空間。

另外,用戶還可以通過雲存儲來緩解手機的存儲壓力。現在很多手機都配備了雲服務,可以將本地視頻、照片、音樂等全部上傳到雲端,需要的時候再從雲端下載即可。

最後還有一個終極大招就是:備份手機上的重要資料,包括通訊錄、照片、聊天記錄等等,備份完成後直接恢復出廠設置,重新激活使用。畢竟手機用久了後,很多App的緩存是無法徹底刪除的,只能恢復出廠設置來徹底清除。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