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药企业遭重罚!5个药品被调查,恒瑞、人福等狂掀涨停潮,倍特、科伦......49个药降价

来源:米内网

看点:本周,国家医保局发布回复:谈判药品新增适应症可简易续约、“两票制”仍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大洗牌,大批医院被通报,49个药品降价,5个药品被调查;药企新资讯,康缘药业双喜临门,恒瑞医药高管再“换血”;研发新进展,先声拿下$97.8亿明星药首仿,石药超10亿引入重磅单抗;资本新动态,知名中药企业遭重罚,恒瑞、人福等多只医药股涨停……医药行业一周大事件,精彩不容错过!

米内一周TOP榜

国家医保局:谈判药品新增适应症可简易续约

10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批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其中就“谈判药品续约”的建议,国家医保局重点提到,为简化谈判流程,提高效率,今年国家医保谈判新设置了“简易续约”规则,已将新增适应症纳入简易续约考虑范围;就“取消两票制”的建议,国家医保局表示,“两票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随着带量采购的逐步推进,未来将商相关部门把“两票制”与相关改革一体考虑。(国家医保局)

石药、先声拿下重磅首仿

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先声药业的伊布替尼胶囊、石药集团的玛巴洛沙韦片获批上市,均为国内首仿。伊布替尼为全球首款获批的BTK抑制剂,2021年全球销售额达97.8亿美元;玛巴洛沙韦为全新机制抗流感药物,阻断流感的速度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更快。(国家药监局)

米内数据:

伊布替尼、玛巴洛沙韦的原研产品均已获批进入国内市场,其中伊布替尼2021年在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

大批医院被医保局通报

10月10日,湖北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对全省11个类别医用耗材的集采执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人工关节(39.0%)、冠脉导引导管导丝(45.6%)、医用胶片(97.0%)3类产品没有完成约定采购量。截至2022年6月,全省有1016家医疗机构未在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采购医用耗材。(湖北省医保局)

划重点:

国家组织冠脉支架类耗材集采中,48家医疗机构按时间进度未完成75%,其中23家医疗机构完成率为0%;省际联盟骨科创伤类耗材集采中,46家医疗机构未完成50%,其中29家医疗机构完成率为0%;省级冠脉扩张球囊类耗材集采中,68家医疗机构未完成60%,其中22家医疗机构完成率为0%;6家医疗机构非中选产品采购量过大。

康缘药业双喜临门

10月14日,康缘药业公告称,公司研发的3.2类中药新药散寒化湿颗粒获批上市,用于寒湿郁肺所致疫病;10月10日,康缘药业公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为A股上市企业中首家披露三季报的药企。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25亿元,同比增长20.97%;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5.83%;研发费用4.37亿元,同比增长29.78%。(公司公告)

恒瑞医药高管再“换血”

10月11日,恒瑞医药公告称,陶维康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即日生效;同日,恒瑞医药宣布,任命贺峰为公司副总经理。据恒瑞医药内部人士透露,今后贺峰将承担上海恒瑞研发中心的新药研发和研发管理工作,为推进公司研发升级出谋划策。据悉,卸任不久的陶维康已加盟齐鲁制药,出任集团副总裁兼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10月14日,恒瑞医药涨停,最新市值为2423亿。(米内网整理)

延伸阅读:

今年以来,恒瑞医药高管发生系列更迭:5月,原副总经理戴洪斌晋升为总经理,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契合恒瑞医药转型所需的决策;4月,副总经理邹建军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任命张晓静为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王泉人为副总经理......有观点认为,恒瑞医药近年来业绩承压,为推快公司转型发展,高管变动将更有利于激发团队活力,增加转型动能。

倍特、科伦、扬子江......49个药品降价

10月12日,全药网发布通知,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对集团采购目录部分成交品种的供应价格进行下调,涉及44个药品(以序号计),倍特药业、扬子江、齐鲁、科伦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产品在列;10月10日,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通知,公示5个下调挂网限价的药品,其中九旭药业的新斯的明粉针剂下降幅度超过38%。(米内网整理)

最高超10亿元!石药集团引进重磅单抗

10月10日,石药集团与和铂医药共同宣布,双方订立独家授权协议,累计交易额最高超10亿元,石药子公司恩必普药业获得巴托利单抗(HBM9161)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与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巴托利单抗(HBM9161)是一种选择性地结合及抑制新生儿FcRn的全人源单体,为和铂医药的核心在研产品之一,国内最高研发进展已步入III期临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21世纪经济报道)

观点:

目前投融资市场并不友好,Biotech在支付环节、可及性等方面面临很多问题,让渡权益提前变现成为“求生之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而石药、恒瑞等国内BigPharma也面临转型和创新的需求,收购Biotech产品有助其提高创新能力并推动转型。

国内首款CCR4单抗获批上市

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协和麒麟的进口3.1类新药莫格利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疗的蕈样肉芽肿(MF)或Sézary综合征(SS)成人患者的治疗。莫格利珠单抗是一款人源化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单抗,为国内同靶点首款获批药物。(国家药监局)

知名中药企业及其董事长被处罚

10月11日,太安堂发布一则公司及董事长被处罚的公告。因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违反了《证券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最终证监局决定:一、对太安堂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5万元罚款;二、对时任太安堂董事长、总经理的柯少彬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三、对时任太安堂董事、财务总监的余祥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公司公告)

延伸阅读:

今年以来,“广东老字号”太安堂的日子不好过:9月,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名变为“ST太安”,日涨跌幅限制为5%;8月,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28亿元;4月,未能如期披露年报,股票被停牌;1月被爆出2019年及2020年年报数据存在问题,信用评级被下调。

恒瑞、人福......多只医药股涨停

10月14日,医疗健康板块全面领涨A股,医药生物板块大涨7.13%,恒瑞、人福、药明康德、凯莱英、长春高新京新药业等多只医药股涨停。同时港股也强势拉升,亚盛医药、康希诺生物、信达生物等Biotech都涨超10%。(新浪财经)

券商观点:

一方面政策端的缓和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医药内需的长期预期发生好转。医疗器械方面,医保局已表态创新器械暂不集采,最近的江西IVD试剂集采规则更为温和,创新药方面,国家医保局近日表示已将新增适应症纳入进了简易续约考虑范围。另一方面,医药板块估值较低,处于近十年较低位置,而且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5%,全基配置比例约6.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低配。

5个药品被调查

10月13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开展2022年9月药品价格和供应异常药品调查。全省医疗机构及监测点上报的药品价格和供应异常的信息有14条,通过核实,有5个药品需要进一步调查,包括尼莫地平片(拜耳)、呋塞米片(朝晖药业)、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遂成药业)、维生素K1注射液(上海现代哈森)、甲泼尼龙片(辉瑞)。(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

丽珠、齐鲁.....“入围”医药大省集采

10月12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公示2022年福建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信息的通知》,将符合申报规则的企业及产品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月13-19日。50个产品均有企业入围,其中头孢唑肟(含A、B组)入围企业数超过20家。从企业看,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福安药业、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上药集团等企业涉及品种数较多。(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

政策回顾:

9月23日,福建正式开启第三批药品集采,共50个产品在列,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生长激素4个生物制剂。对于B组中选价格高于A组时,将进行价格纠偏。触及12条“禁令”者将失去2年内在福建省参与采购活动的资格。

华润与复星强强联合

10月10日,华润医药与复星医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大健康领域开展全面合作,重点围绕创新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领域,通过战略与业务层面的合作,加强全球布局与产业化发展。(经济日报)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