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連續多年參加廣交會,在本屆廣交會共上傳了超100件產品,涵蓋照明產品和新能源產品兩大類別。

“這一屆廣交會的線上客流情況比上一屆要好,同時舉辦的活動以及對接會比較多,廣交會加大了在宣傳、推流方面的力度,所以我們企業在做直播的時候就有更多客人能夠看到。”廣東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李忠賢向第一財經表示。

10月15日,第13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在線上開幕,這也是廣交會第六次“上雲”。本屆廣交會以“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爲主題,共有超過3.5萬家境內外企業上線參展,上傳展品超過306萬件,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比上屆增長約40%;進口展參展企業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從本屆廣交會起,今後每屆廣交會線上平臺服務時長將從10天延長至5個月。除展商連線、預約洽談功能使用時間爲10天外,其他功能均持續開放。

參展商:今年整體出口穩定

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爲主要市場的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相繼推出了空氣淨化器、消毒燈、便捷乾衣器等新產品,並通過開拓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模式,深度開拓海外市場。

作爲廣交會的老朋友,金萊特在本屆廣交會上傳展品74件,其中約三分之一爲新產品。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透露,自15日開幕以來,已收到來自非洲等地區的意向訂單。總體來看,今年全年訂單量相對比較穩定。

提及出口情況,多位參展商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便是“穩定”。

浙江碩而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車用、家用、旅行用、急救用電子電器,85%的產品出口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進入沃爾瑪開市客等大型商超。公司外貿負責人徐雄偉向第一財經表示,歐洲市場購買力較強,對中國電子類產品的需求在上升。

“受俄烏衝突影響,歐洲對能源產品,以及我們做的應急類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到第三季度,我們在歐洲市場已經實現約12%的增長。”徐雄偉說。

同樣,李忠賢表示,公司產品出口到東南亞、歐洲、非洲、中東和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全球對太陽能板這類產品需求較多,整體出口量比較穩定,預計今年的銷售情況將與去年基本持平,或有略微增長。

本屆廣交會期間,“國際貿易新趨勢,區域合作新機遇”高峯論壇在線上舉辦,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海聞在論壇上表示,在國際大變局下,我國對西方國家貿易增長放緩,中東和東盟貿易重要性提升,尤其是今年3月~8月,我國對東盟和中東的出口增速明顯加快。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8個月,東盟爲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爲4.09萬億元,增長14%,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5%。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77萬億元,增長20.2%。其中,出口4.96萬億元,增長20.4%;進口3.81萬億元,增長20%。

根據中國對外貿易過去十年的變化來看未來的市場機遇,海聞認爲,北美、西歐仍然是最重要的出口地,這些國家和地區居民收入水平較高,購買力較強。從2015~2021年貿易年均增速看,東歐、東南亞、中東以及南美地區的年均增速均高於世界年均增速(5.1%),這些地區屬於中高收入地區,隨着收入的增加,進口量會更加多,未來中國企業將有機遇去參與這些國家貿易增長的進程。

根據中國貿促會第三季度外貿形勢調研報告,45.1%的外貿企業表示三季度外貿發展信心逐步恢復;30.31%的外貿企業預計全年貿易額能夠實現同比增長,該比例較二季度上升4.09個百分點;其中,大中型企業對全年外貿形勢更爲樂觀。

調研報告還顯示,隨着企業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瞭解和運用的加深,東盟成爲我國外貿訂單最大來源市場,三季度外貿企業新增訂單主要來源市場前三位分別爲東盟、歐盟和美國,佔比分別爲30.6%、30.55%和25.29%。

挖掘RCEP紅利

開展首日,浙江嘉益保溫科技有限公司就收到來自新加坡、法國、印度等的詢盤,目前正在跟進洽談中。

作爲獲得浙江省首份出口RCEP原產地證書的外貿企業,業務經理顧莉莉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公司與日本、韓國以及一些東盟國家都有貿易往來,雖然佔比較少,但客戶比較穩定,其中RCEP協定是中日首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所以目前主要是與日本客戶在共同推進,用足用好RCEP各項規則和制度紅利。

金萊特與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家一直保持貿易往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RCEP生效後,貨物出口等方面的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RCEP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中國貿促會的統計顯示,RCEP原產地證書成爲新的增長點。前7個月,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7.02萬份,金額34.32億美元,出口國涵蓋當時所有已實施協定的12個成員國,辦證企業累計超過1.5萬家,預計爲我國產品在RCEP進口成員國減免關稅約0.52億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羅雨澤在上述高峯論壇上表示,從宏觀層面看,目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不確定因素較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RCEP的簽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貿易合作機制化、協定化,對穩外貿有較強作用。從微觀上看,各地企業在積極申領RCEP原產地證書,尤其對中小企業的出口起到很好的拉動作用。因爲RCEP生效時間較短,目前受惠面有限,未來還有很大空間。

中國貿促會的統計顯示,從RCEP證書出口目的國看,今年上半年日本連續6個月排名首位,每月簽證金額佔比均超過90%,說明RCEP協定的實施對我國對日本出口的拉動效應顯著、潛力巨大。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宋耀明表示,根據針對在日中資機構的問卷調查,有55%的企業認爲RCEP對公司發展非常有利,但僅有2%的企業認爲已經充分利用政策,25%的企業認爲已經相對充分利用,這說明四分之三的企業還沒有用好用足RCEP,其中的潛力還很大,企業今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利用。

宋耀明建議,一方面,企業需要熟悉RCEP的相關內容,做好企業經營發展規劃。另一方面,中資企業要積極鞏固已有的市場份額,同時藉助RCEP擴大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利用好原產地累積規則,完善區域內的產業鏈佈局。

前8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8.75萬億元,增長9.8%,佔出口總值的56.5%。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在論壇上透露,RCEP區域是機電行業最大的一個市場,同時還是機電產品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地,特別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因此RCEP對於機電行業的國際合作,尤其在貿易層面上,將給企業帶來很多新的機遇。

“機電行業是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全球配套、全球生產的特點明顯。RCEP的簽訂將對區域內產業調整發揮重要作用。”石永紅說,雖然隨着本土產業升級,加工製造環節轉移,但整個產業鏈還是留在中國,特別是在關鍵零部件的製造和配套方面,這是中國製造的優勢。同時,中國的生產製造企業開始在RCEP國家建立生產製造基地,構建產業鏈,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一個趨勢,而RCEP正好爲這類經營活動提供更穩定的一種制度保障,以及一個更穩定的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