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攝影研修社 

手機早已經成爲攝影的一大利器,現在的智能手機攝影功能都不錯,尤其是近幾年的旗艦機,在攝影技術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但如果不瞭解手機功能的話,每次拍照時只會簡單按一下快門,不就可惜了那麼多功能嗎?

不同品牌型號的手機,專業模式的佈局、名稱會略微不同,但用法原理都是一樣的,可以融會貫通。

手機專業模式 

打開手機相機中的專業模式後,映入眼簾的是這個界面,裏面有很多選項可以調節。

相機會先檢測外部環境的亮度,測算出一個合理的進光量,保證拍出照片後測光區域的亮度正常。

點一下屏幕是“對焦”,長按屏幕“測光”,一般對焦點默認也是測光點。長按屏幕後拖動,就可以移動測光位置(這時候也默認變成“點測光”模式)。

在不同的測光模式中,相機會選擇不同的區域進行測光。

矩陣測光:對畫面廣泛區域進行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但最大比重分配給中央區域;

點測光:對畫面測光點周圍約 2.5% 進行測光。

可以把感光度理解爲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時候,只有一點微弱的光線,也能拍出亮度高的照片。

如果晚上的光線非常暗,往往就需要提高感光度拍攝,否則照片就漆黑一片了。

但是 ISO 感光度越高,畫面的噪點越多,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都會受到一定干擾。

平時拍照時,將其設定在 A / Auto / 自動就可以,手機會根據測光結果,自動選擇一個合理的感光度數值。

可以簡單理解成相機拍照所用的時間。比如快門是 5 秒,那麼當你按下拍攝鍵後,相機需要用 5 秒鐘才能拍完這張照片。白天時的快門時間往往在幾百分之一秒到幾千分之一秒,非常短暫,所以你察覺不出拍照的時長。

拍照時間越長,光線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相機,光線多了亮度就高了,拍出來的照片就更亮。在晚上光線暗時,快門時間都會變長。

但是快門時間長了畫面容易模糊。比如快門時間是 5 秒,在 5 秒鐘這個人移動了,你就會拍糊。晚上光線暗時,快門時間變長,移動後就會拍糊。必要時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手機保持不動。

平時拍照時,將其設定在 A / Auto / 自動就可以,手機會根據測光結果,自動選擇一個合理的快門數值。

用於改變相機建議的曝光值,使照片更亮或更暗。它是通過改變 S 快門、ISO 感光度來控制曝光的。當 S、ISO 全是自動時才能用。設爲定值後,EV 曝光補償就不能用了。

支持單次自動對焦 (AF-S),連續自動對焦 (AF-C),手動對焦 (MF)。

連續自動對焦:取景畫面發生較大變化時,相機會再次自動對焦。

單次自動對焦:相機會自動對一次焦,對完就不改了。

手動對焦:你自己控制對焦的距離,從最近處到無窮遠處。

光線也是有顏色的。假如我要拍攝一張白紙,但是在黃色燈光下會偏黃;在藍色燈光下會偏藍。這時候相機就會用白平衡調整色差,確保白紙拍出來就是白色的。

白平衡提供了許多模式,可以對應常見燈光的顏色。白平衡也提供了手動模式,白平衡數值小色彩偏藍,數值大色彩偏紅。

白平衡可確保成像色彩不受光源色彩影響。您可根據光源類型選擇相應的白平衡或自定義白平衡。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 AWB(自動白平衡)就可以了。

總結一下:應對普通的拍攝場景時,我們直接使用自動拍照模式即可,無需使用專業模式。面對特殊的環境,或是想拍攝特殊的題材時,纔會用到專業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