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關鍵在銷售業績。

記者丨李惠琳

金地集團,最近頗不平靜。

10月14日以來,金地的債券價格異常波動,一度觸發臨時停牌,股價也持續下跌。令人不解的是,金地的基本面並未出現什麼壞消息。 

市場猜測,流言四起,金地也緊急發佈公告,自曝家底、表態闢謠,以提振市場信心。

10月24日晚,金地再次反擊,針對旗下物業公司的應收賬款融資展期、表外項目信託融資等問題,逐一說明。

兩個月前,金地身上已經出現過一次“股債雙殺”的場景。樓市有待回暖,市場的擔憂情緒、地產股被做空的壓力尚未離去。

1

基本面安全

這次股債異動發生之前,金地傳遞出來的幾乎都是好消息。

10月13日,金地提前償還了28.4億元的公司債本息,且2022年內已無待償還的到期債務。

金地的銷售也跑贏同期行業水平。今年前9個月,合約銷售達到1630.8億元,全國排名升至行業第七位

8月和9月,金地的單月銷售業績均實現同比、環比正增長。國慶期間,金地累計銷售金額超過70億元,創下過去三年同期的新高。

形勢向好之下,10月14日開始,金地卻有多隻債券遭拋售,價格大幅下跌。10月18日,“21金地04”更跌超52%。

18日晚間,金地緊急發佈公告,公開財務狀況,核心圍繞一句話“良好的資金流動性和極強的償債能力。”

金地的手頭還算寬裕,截至6月末,賬上還有貨幣資金648億元,可支配資金比例超過70%,三道紅線指標繼續穩居綠檔

同時,融資渠道保持暢通。

上半年,金地發行了一筆17億元的中期票據,7月又設立了一筆總額17億元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兩筆融資的利率都不高,分別爲3.58%、4.8%。

截至7月底,公司的銀行授信規模超過2600億元,剩餘可用銀行授信規模超過1700億元。另外,作爲首批試點房企之一,金地也拿到了中債增擔保發債融資的入場券。

中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金地集團的有息負債合計1293.21億元,短期有息負債417億元。

目前,金地共存續境內債券31只,存續規模416.01億元,一年內債券到期規模有155.72億元境外債券僅存續1只美元債,規模4.8億美元,將於2024年8月12日到期。

償債規模不小,鑑於金地仍有良好造血能力,以現有現金和融資,加上後續銷售回款,難度應該不大。

公告發布後第二天,金地多隻債券價格小幅回升,未有大起色。過去12天內,金地的股價跌去近20%,總市值約376億元。

2

表外風險疑雲

面對尚算穩健的金地,市場究竟在擔憂什麼?首當其衝的是表外債務風險。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21CBR》記者分析,市場非常敏感,撇開房企本身的基本面,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關聯到房企經營情況。

“部分投資者可能擔心,銷售數據的改善,恰恰說明房企在加快銷售和回籠資金,可能會加劇對其資金狀況的擔心。”嚴躍進認爲。

從市場的質疑聲音來看,金地的表外債務風險尤其受關注。

金地擁有大量聯合開發項目,截至2022年6月其總土地儲備約6193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2840萬平方米,土儲權益比爲46%

標普此前曾指出,金地在未並表的合資項目上的大量敞口,降低了財務透明度,增加了經營風險。

這一次,市場情緒發酵,也有謠言的推波助瀾。

最近有傳聞稱,華鑫信託、光大信託、浙金信託及穩投系列合夥企業,爲金地公司表外項目提供信託借款。

10月24日晚,金地闢謠,列舉了澄清材料。華鑫信託等企業,均爲金地集團按照員工跟投制度,組織員工進行項目跟投的跟投實體,與 “信託借款”沒有關聯。

也有傳聞提到,金地旗下公司北京金地格林物業,出現了幾筆應收賬款融資的展期,擔保權人爲深圳前海聯易融商業保理公司。

金地澄清道,北京金地格林物業無需承擔相關的償還義務。

還有質疑聲音指,金地作爲最早一批中債增試點房企之一,目前尚未成功發行“示範債”,現金流可能有問題

不過,從金地的角度看,公司融資渠道多元,融資成本也不算高,未發行示範債,可能是公司資金還夠用。

在嚴躍進看來,面臨謠言和質疑時,房企積極回應是必須的,當下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四季度的銷售業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