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消費者報

今年以來,廣東省互聯網家政服務消費投訴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省消委會受理家政服務消費投訴3104件,同比增長450.35%。爲提醒消費者規避消費風險,引導安全文明、科學理性消費,近日,廣東省消委會發布家政服務消費提示:大額預付購買互聯網家政服務須謹慎。

從近期投訴情況看,部分互聯網家政服務平臺存在“重營銷輕服務”情況,因大肆發佈廣告、快速擴張布點等,導致高運營成本與行業傳統盈利模式不匹配,使得資金鍊斷裂,無法正常運營。大量通過預付費方式購買家政服務的消費者,既無法預約服務又不能實現退款。

廣東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選擇互聯網家政服務平臺時,要多渠道瞭解商家口碑,瞭解商家運營能力與銷售數量是否相匹配,考慮宣傳價格是否遠低於服務成本等,謹慎選擇一次性大額支付且週期較長的預付費套餐,防止平臺“爆雷”跑路”,帶來自身財產損失。

從消費者投訴處理發現,部分家政公司存在誇大、虛構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經驗、資質、工作成果等情況,如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人員信息中,不同人員的從業經驗、資質、服務成果圖片完全一致等。

廣東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家政公司,瞭解家政公司資質及服務人員健康、背景等信息;要通過查看、詢問等方式仔細覈對家政服務人員相關信息是否與宣傳表述一致,防止因宣傳與實際不符而影響服務效果。

目前,家政服務行業缺乏服務質量、服務流程、服務收費等方面的相關標準,大多是由服務企業自行定價和設定標準。部分互聯網家政平臺爲吸引流量,在宣傳時以低價爲賣點,後續服務卻貨不對板。

廣東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政服務時,應清晰瞭解收費標準,以及對應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質量等詳細信息,並寫入服務合同協議,避免遭遇廣告宣傳“物美價廉”而服務“質次價高”的情況。

部分家政服務公司在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時,提供的格式條款存在不平等內容,如消費者對服務不滿意,家政公司只安排更換服務人員或延期服務,一律不返還費用等。

廣東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簽訂合同前,要認真閱讀合同條款內容,發現不合理、不公平的內容,要拒絕簽訂;儘可能細化合同條款,明確約定服務時間、地點、價格、項目、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儘量避免因合同不平等格式條款或約定不清晰等情形,導致自身權益受損。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