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順義區四緯路上,有個一看就很“德國”的巨大園區,紅、黑、黃爲主題色的園區標誌,到林林總總的德資企業品牌,乃至食堂裏大量出現的烤豬肘、德國香腸、漢堡等菜品,無一不在訴說,這裏和7000多公里外的德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裏就是北京中德產業園,當然,北京作爲東道主,這裏的中國特色同樣鮮明,員工鍾愛的徽章上有中國國旗和德國國旗,最受歡迎的名菜中,有一種比薩叫“北京烤鴨比薩”。

今年是中德建交五十週年,也是北京中德經濟技術合作先行示範區成立一週年,而北京中德產業園正是示範區的主體,目前集聚了大量德企,其中不乏“隱形冠軍企業”。各種各樣不顯山露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北京順義集聚,員工們總在忙忙碌碌,忙着工作,忙着生活。

“隱形冠軍企業”集聚“小巨人”培養“大國工匠”

所謂“隱形冠軍企業”,是指在某個細分行業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佔據領先地位,產品和服務難以被模仿和超越,但不爲公衆所熟知的企業。相比中德產業園裏AI醫療、數控機牀、精密微雕、循環經濟B2B等隱形冠軍企業,德國萊茵科斯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軍做的工作跟“教育”“職業培訓”有關,按理說更容易理解,但他一說起“智能製造車間”,顯然又“小衆”起來。記者在中德產業園的萊茵科斯特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發中心看到,企業自主研發的教學產線,能夠達到工業級設計標準和生產強度,可以在教學環境中模擬智能製造生產環節。另外,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交互系統,又讓師生把課堂開在了千里之外的智能製造車間。

2021年底,唐軍帶領運營核心團隊入駐中德產業園,在中德大廈七層設立中國運營總部,自此,這個來自德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正式在北京安家落戶,也是國家級第四批公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雙元制”是源於德國的一種職業培訓模式,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一元是指職業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傳授專業知識;另一元是企業等校外實訓場所,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裏接受專業培訓。唐軍表示,在本土化推廣中發現,“產業學院+基地平臺+產業園區”的產教融合模式更符合中國國情,“如今,德國雙元制認可度逐年提高,正到了爆發期階段。”

自成立以來,中德產業園正逐漸成爲中德“隱形冠軍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地,截至今年7月底,入駐園區內像萊茵科斯特這樣的“隱形冠軍企業”已經達到25家。

通過企業研發的中德智能製造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有望讓更多“大國工匠”從這個“小巨人”企業出發,走向未來崗位。唐軍介紹,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例達到1/3,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5%。力爭到2035年,技能人才規模持續壯大、素質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

今年開學季,萊茵科斯特在山東新開設的“中德直通車”中職學校迎來了第一批學生。學校聯合德國耶拿大學,在中國開展首箇中職“3+1+3”貫通德國本科辦學試點,實現了中德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模式“中-高-本-碩”各層次的貫通培養,爲中國職業教育學生打通了上升通道。

隨着萊茵科斯特在北京的落地,這一年來,許多在京科研院所投來了橄欖枝,萊茵科斯特正在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規劃建設本科、碩士和博士實習實訓和科研基地,着力提升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重點培養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互學語言 德國員工適應了“計劃趕不上變化”

中德之間的交往,人才走出去,同時也在引進來。唐軍的胸前常戴着一枚徽章,徽章上中國國旗和德國國旗交相輝映,“這枚徽章代表着我們企業對中德友誼不斷鞏固和中德經濟持續發展的美好期望。”

在唐軍的團隊裏,常駐北京的有5名德籍人才,主要負責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近期,公司也爲幾位德國同事辦理了長期的中國工作簽證。目前,萊茵科斯特在中國和德國共有30多位德籍員工,受國際疫情影響,更多使用遠程協作的模式開展辦公。

唐軍表示,在疫情之前,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國教師和專家赴德培訓。“最初德籍人才引入中國時,中德員工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確實經過了挺長一段時間的磨合。”唐軍說,德國同事有很強的計劃性,他們喜歡按部就班,最初來到中國的時候,常常很難適應中國同事計劃不如變化快的風格。現在,德國員工越來越理解和適應中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工作節奏,而中國同事也在不斷改善工作計劃性,儘可能尊重德國同事的工作習慣。

中德員工都在爲對方努力,彼此學習對方的語言,以減少溝通障礙,雙方以在交流中使用對方語言爲樂趣。唐軍介紹,爲吸引更多德籍人才,企業幫助德國專家申報中國政府的各類榮譽稱號和補貼政策,儘可能爲德籍員工安排相對舒適的辦公和生活條件,同時,爲德國同事的項目配置翻譯和其他核心支撐團隊,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很快入鄉隨俗 北京烤鴨比薩受歡迎

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除了工作,唐軍也留意到德國同事的飲食起居。“德籍同事非常喜歡中國美食,公司在用餐方面甚至不用做太多特殊安排。”唐軍說,相比德餐來說,中國的美食比較豐富多樣,他們喜歡中國的美食,喜歡中國的氣氛和環境,“很多德籍員工到達中國後,很快就融入我們這個大集體。”

園區內有很多餐廳,其中不少跟德國口味相關。在中德大廈地下商業廣場,記者在一家主打新派德餐的餐廳看到,除了德國人鍾愛的烤豬肘、香腸、漢堡等菜品,餐廳還融入了北京美食文化,推出了特色菜北京烤鴨比薩。“這款北京烤鴨比薩,採用德國人青睞有加的薄餅,搭配上地道的北京烤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德國同事的關注。”餐廳負責人介紹,平時工作日,德國工作人員更喜歡漢堡、香腸等食物,餐廳裏香煎肉麪包、紐倫堡香腸等點餐概率比較多。

德國餐廳只是其中之一,記者瞭解到,中德產業園的國際化生產配套設施齊全、功能齊備,建設有國際人才社區、“雙元制”教育基地等,周邊有國際學校、中央別墅區、祥雲小鎮、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德式小鎮等生活娛樂配套。

唐軍所在企業的發展,是衆多園區集聚企業發展的縮影,其中當然也離不開政策支持。北京中德產業園是首都“兩區”建設重要承載地和對外開放合作的創新高地,除“兩區”政策全覆蓋外,目前還享受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北京創新產業集羣示範區等疊加政策;產業園圍繞投資貿易開放、國際人才流動、知識產權保護等七大領域,形成了25項普惠性及個性化政策清單。

今年7月底的北京中德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就是在北京中德國際會議會展中心舉辦。在論壇現場,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葛興福就指出,如今數字化已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國在數字產業有很大優勢,德國在製造等領域具有優勢,就兩國的優勢領域進行對比,沒有競爭,都是互補,可以說是“黃金搭檔”,兩國應在各自的優質領域進行合作。中德產業園是非常好的平臺,在兩國進行更多的對話、合作、知識共享中發揮橋樑作用。

隨着中德經濟貿易往來密切發展,採訪中,唐軍對園區中企業發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唐軍表示,公司正廣泛與德國各類產學研機構深度合作,並準備在德國建立自己的培訓中心和大學,幫助中國職業教育打通赴德學歷留學和技術留學雙通道,“期待通過這次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的契機,進一步鞏固中德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中德經濟技術以及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通訊員 劉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