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尽管最近价格有所回暖的液晶面板才是本土面板厂商的营收主力,但下一代显示技术,永远是吊在前头、催促它们前进的那根胡萝卜。

11月6日京东方宣布,拟以不超过21亿元自筹资金认购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灿光电”)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认购完成后其将以23.08%的持股比例成为主营LED(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华灿光电的第一大股东。

这背后,亮度更高、色域更广、寿命更长的MLED(包括Mini LED和灯珠体积更小的Micro LED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已经被用于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和商用场景。但它要真正走进人们生活,还需要时间来攻克成本和技术难题。

布局芯片

一颗小小的芯片,是这次定增的主角。

华灿光电在11月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拟向京东方定向发行3.72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20.8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超过八成资金将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建设,余下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奥维睿沃高级研究经理荣超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作为一种发光芯片,LED芯片是LED器件的核心组件。随着技术提升,LED芯片的体积逐渐缩小,当尺寸小于300微米时,就是我们常说的Mini LED。而当芯片尺寸进一步缩小,就是Micro LED。公开资料显示,Micro LED的芯片尺寸通常小于100微米。

向上打通供应链是京东方控股华灿光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东方在上述公告中提到了快速获得LED外延/芯片的核心技术、保障公司核心资材MLED芯片的供应、快速完成LED芯片关键环节布局原因。还需要提及的是,10月30日京东方还宣布欲投资 290 亿元在北京新建一条应用LTPO技术的6代线,主要就是规划生产VR 显示面板、Mini LED 直显背板等。据记者了解,京东方也已成立了MLED事业部。

成本也是京东方选择“向上走”的重要考量因素。

据记者了解,随着灯珠体积的缩小,LED基板要从原来的PCB变为TFT,其每平方米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急剧增加,对芯片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迪显信息资深分析师庄倩倩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若从LED显示屏成本结构看,芯片成本占比最高。她以采用COB模式封装的P0.9(两相邻灯珠中心点距离900微米)显示屏为例,其中RGB芯片成本占比近63%,而PCB基板的成本仅不到10%,“BOE若想全面布局LED显示市场,除了自身拥有的TFT基板优势外,必然需要对芯片端进行布局。”庄倩倩说。

这场交易发生的时刻,也是京东方此时“向上走”的原因之一。

华灿光电11月7日收于8.41元的股价,相较其去年12月出现的52周股价高峰已缩水近40%。而以京东方5.6元的认购价格粗略计算,如果其认购成功,已浮盈五成左右。另一方面,华灿光电今年1-9月营业收入约为17.7亿元,只有去年全年营收的56%。此外,今年1-9月其净亏损约4154万元,而2021年其净利润约有9362万元。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掌握Micro LED芯片技术,有利于整合京东方TFT背板技术,加速推进Micro LED显示产业化以及量产,弥补京东方超大尺寸显示技术的不足,享受Micro LED率先产业化带来的市场红利。“现在LED市场低估,华灿光电股价不高,京东方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组团向上

控股华灿光电,并不是京东方首次试图涉足LED芯片领域。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京东方全资持有的天津京东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今年3月时就欲以4.68亿元参与另一家LED芯片厂干照光电的定向增发申购。京东方当时与更为下游的海信视像都申购了6200万股,在22名报价投资者中数量最多。但京东方报出的7.55元价格,只是海信视像当时三个报价中最低价格(8.4元)的九成左右。

最终干照光电上述定向增发的价格定为8元,海信视像成功申购,京东方则未能成功。而11月4日,干照光电还宣布,其大股东海信视像通过在二级资本市场增持,已经持有其16.82%的股份。

不只海信视像,另一家面板厂TCL华星则早在2020年6月时就和三安光电旗下三安半导体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LED特别是Micro LED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量产工艺的实现。其中,TCL华星持有这个实验室55%的股份,三安光电持股比例为45%。

需要提及的是,迪显信息对2021年LED芯片的产能统计数据显示,华灿光电当期位居第二,仅次于三安光电。干照光电排名第四,在它前面的是兆驰。

在下游厂商都试图组团“向上走”背后,MLED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方向之一,代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TrendForce预测,MLED显示应用年复合增长率为18%,2030年规模预计达1886亿元。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Mini/Micro LED显示产业分会主导编撰的《2022 Mini/Micro LED 显示产业白皮书》还显示,2022年1-8月,有30多家企业进行了相关产业投资,涉及投融资金额415亿元。而京东方在公告中也提及,控股华灿光电有助于公司强化行业影响力,牢固掌握市场竞争话语权。

但在液晶、OLED的对照下,MLED的营收增速虽快,但规模并不算多。以京东方为例,2022年上半年其MLED业务营收4.12亿元,同比增长50.15%。而当期京东方总营收有916亿元,同比下降近15.66%。

居高不下的价格是影响MLED目前迅速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华夏时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双十一期间一台TCL75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不到3000元,但同品牌的75英寸Mini LED电视却售价8999元。

荣超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Mini LED背光技术目前已经在TV、MNT、NB等中大尺寸显示领域应用,但是目前渗透率都不高,主要是因为采用Mini LED技术提升了整机的成本,影响了终端的需求。他同时认为,Micro LED目前产业链成熟度更低,整体成本更为高昂。“MLED产业链有待继续成熟,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市场规模会有较大的提升。”

林芝也认为,Micro LED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具有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技术挑战,目前还没有完全克服,类Micro LED产品价格较高,还属于小众市场,但是未来潜力巨大。他预计2025年之后规模有可能快速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