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多家英國媒體11月7日報道,英國國防部證實,近日,在北大西洋的某處水域執行絕密任務的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核潛艇因艇內起火,被迫停止執行這項任務。據瞭解,“勝利”號核潛艇已服役30年,耗資30億英鎊建造,是英國皇家海軍四艘戰略核潛艇之一,通常以核威懾爲目的進行巡邏。

據英國海軍消息人士證實,“勝利”號位於艇殼內的電氣櫃艙(一座用於將交流電轉換爲直流電的電氣轉換器)出現故障,導致烈火和濃煙,並觸發艇上自動滅火噴淋裝置。

由於核潛艇是戰略性高價裝備,且事發時位於水下,艇長緊急動員包括歇班下更人員在內的全體艇員投入損管,並要求艇員穿上防護服。此後儘管火勢很快被撲滅,“潛艇未嚴重受損,艇員也無人傷亡”,但出於保險考慮,“勝利”號仍然中斷執行既定“祕密任務”,從北大西洋折返母港。

去美國參加聯合兵棋推演

“勝利”號是現役英國一級戰略核潛艇“先鋒”級(Vanguard-class)第二艘。“先鋒”級水下排水量15900噸,可攜帶16枚“三叉戟II”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首艇“先鋒”號(HMS Vanguard S28)於1992年下水,翌年8月服役,“勝利”號則是1993年9月下水,1995年1月開始服役。

自戰略轟炸機和空載核彈1997年退役後,“先鋒”級及其姊妹艇就成爲英國唯一的核威懾手段,因此受到格外重視。這4艘艇以蘇格蘭法斯蘭的克萊德皇家海軍基地爲母港,爲英國提供不間斷核威懾巡邏力量。

據英媒引述英國皇家海軍消息人士稱,此次失火事故發生在約6周前,事發時“勝利”號並未執行“不間斷核威懾巡邏”任務,而是前往美國參加一次細節不詳的聯合兵棋推演(但艇上仍然帶有“三叉戟II”實彈)。事故發生時,“勝利”號位於北大西洋某處,事故發生後已折返母港。

“勝利”號是歷史悠久的英國皇家海軍常用艦名之一,第一艘“勝利”爲74門炮三級風帆戰列艦,早在1785年即下水服役,此後又陸續有一艘風帆戰列艦、一艘前無畏艦和一艘航母,命名爲HMS Victorious(“勝利”號)。

此次失火的核潛艇已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五代HMS Victorious。這五代“勝利”號中最出名的是第四代航母(HMS Victorious R38),正是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一架老式雙翼魚雷機擊中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並恰好卡住其舵輪,才讓隨後趕來的英國主力艦隊抓住機會,擊沉了這艘二戰中納粹最著名的戰艦。

真正的“殺手”是自己

“勝利”號“祕密任務”雖中輟,但因爲全須全尾回到了母港,證實失火消息的皇家海軍消息人士甚至“喪事喜辦”,在吹風時狠狠表揚了一番英國皇家海軍官兵“人人都是稱職損管員”。

但作爲老牌海上強國和資深海軍迷扎堆的國家,英國公衆還是對此次意外難以釋懷。有知情者指出,作爲英國唯一的戰略核武器載體,“先鋒”級本應一直保持戰略值班狀態,從而爲英國撐起覈保護傘。

有分析認爲,如果放棄空射核武器,單純依靠潛射核武器,撐起覈保護傘的最低密度是400枚核彈頭。“先鋒”級每艘裝備16枚“三叉戟II”潛射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帶8枚核彈頭,4艘核潛艇全部處於戰略值班巡航狀態,最多可提供512枚核彈頭。由此不難推算,“3艘值班、1艘大修或休整”,是維持英國覈保護傘的最低裝備要求。

“先鋒”級開始建造時英國尚有空射核武器,但服役後不久後者就退出舞臺,因此,4艘戰略核潛艇已顯捉襟見肘。在2015年底前,英國4艘艇艇況較好,因此也算勉強可以維持。

但2015年12月,最初只打算服役25年的“先鋒”號已接近到壽,不得不回塢大修,原本這級潛艇大修預算爲2億英鎊,週期約3年半,但由於工作效率低下和一連串意外(包括不得不連續更換反應堆芯),如今大修已歷時6年半,有消息稱耗資已突破5億英鎊,但“先鋒”號重返戰鬥值班行列仍遙遙無期。

“先鋒”號趴窩,令剩下的三艘“先鋒”級處於“缺了誰都不行”的滿負荷運轉狀態。但此次“勝利”號的失火提醒英國人,“勝利”號等剩下的三艘戰略核潛艇也接近25年的原定服役壽命。

雖然據說此次火災對“勝利”號並未構成重大破壞,但戰略核潛艇畢竟“金貴”,水下環境又特殊,不進行一次周到“體檢”,不但軍方不放心、“老水手”衆多的皇家海軍官兵,也可能對這一“王牌裝備”滋生不信任感。

退一步說,即便真的啥事也沒有,“勝利”號也該去大修了,屆時倘“先鋒”不出塢,“勝利”又進塢,英國“覈保護傘”可就名副其實坍塌了半壁江山。由此可見,英國核潛艇真正的“殺手”,其實是英國自身的低效率和資金匱乏。

“獨苗船塢”分身乏術

英國專門負責核潛艇項目的“潛艇教輔機構”(SDA)也並沒有閒着,他們正試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核潛艇大修和建造的效率。消息指出,包括增加備件、變三班倒爲四班倒、將每週投入總工時從現在的38小時增至147小時等在內的“改革措施”已令核潛艇大修效率提升40%。

但說歸說,“先鋒”號還是繼續出不了塢,且隨着通脹加劇,英國各行業工潮風起雲湧,上述“改革措施”能否順利推行,實在令人懷疑。

原本英國計劃建造4艘新型“無畏”級戰略核潛艇一對一置換“先鋒”級,然而,這四艘“無畏”級戰略核潛艇雖早早在2016年9月就被正式命名,但此後進展因經費不足和計劃多變一拖再拖,至今這四艘“無畏”級仍停留在“PPT艦隊”的檔次。

當時英國經濟狀況較好,內閣和軍方躊躇滿志地提出1780億英鎊裝備計劃,其中更換4艘戰略核潛艇、5艘攻擊性核潛艇更是其中耗資最大的手筆。但如今時過境遷,英國還能否繼續這樣“奢侈”,實在不好說。

更要命的是,核潛艇工藝特殊,在英國僅有現屬BAE集團、位於英格蘭西北部坎布里亞郡的原維克斯(VSEL)巴羅造船廠可以承建,且該船廠也只有一個船塢有建造核潛艇的能力。如今英國有多達9艘核潛艇即將壽滿,這“獨苗船塢”哪怕分身有術、經費不乏,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一對一補上“先鋒”級等現役核潛艇退役留下的窟窿。

不僅如此,去年美英拉着澳大利亞搞了個軍事聯盟,其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撬了澳大利亞和法國簽訂的建造常規潛艇合同,轉而由英國幫澳大利亞建造核攻擊潛艇替代。倘若未來英國唯一能造核潛艇的“獨苗船塢”長期被自己的9個訂單“包圓兒”,那煮熟的“澳大利亞鴨子”只怕又會飛走。

撰稿/ 陶短房(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