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程子姣

編輯 白華兵

零時鐘聲敲響,雙11收官。

14年“煙火氣”依舊,今年雙11你消費了什麼?

付預售款不用熬夜了,計算優惠不再那麼燒腦了,買貴了還能一鍵退差價……不折騰的雙11迎來全新面貌。

每年,對於平臺和消費者來說,11月12日零時,是等待各家頭部電商在晚會大屏上彈出GMV(商品交易總額)數字的日子。近年,GMV比拼戰逐漸消失,直到今年,頭部電商重要數據幾乎不被展示至臺前。

曾經,這個被賦予了許多“促銷”含義的消費節,早已完成了“含義擴容”。除了消費屬性,雙11已成爲觀察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窗口,也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符號。

消費依舊熱,多位主播在雙11前有了新變動,不少品牌開始選擇擁抱跨境電商,走出國門尋求新增量,出海遇上進博會時間,今年雙11又有了別樣風采。同時,綠色參與量再創新高,全鏈路綠色雙碳成爲行業共識。

多位專家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雙11爲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精準、更完善的服務,爲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爲商家創造更大價值,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雙11也隨之告別“唯GMV論”,進入追求質的發展階段。

01

核心數據不披露成趨勢

電商高管發聲突出“穩”字

儘管部分電商的優惠還在繼續,雙11購物節已正式結束。

直至雙11活動期的末尾,阿里、京東等頭部電商依舊在爲“大促”鼓與呼,繼續宣傳優惠玩法和補貼發券。

圖/IC

11月12日零時過去40分鐘後,京東、阿里分別發佈“戰報”,但兩家均未披露關鍵數據。

京東發佈雙11戰報稱,“截至11月11日晚23時59分,2022年“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超越行業增速,創造了新紀錄,與此同時,零售購物用戶數也再創佳績”,但未披露相關核心數據。

天貓相繼對外發布戰報,稱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但天貓方面也未透露具體數據。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2021年11月12日,天貓發佈雙11戰報,截至2021年11月12日零點,總交易額爲5403億元。

除核心數據外,兩家頭部電商紛紛披露了相關服務性數據。京東披露的數據包括,雙11期間,京東平臺近10000種農產品成交額超過10萬元。近三成糧油、茶葉等初加工農產品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雙11累計減碳20萬噸等。

天貓主要披露了商家數據,稱今年雙11是參與商家最多元化的一屆,有29萬品牌、數百萬中小商家、主播報名,超過2100萬商品參與雙11。

近年來,頭部電商開始逐步減少數據的披露。2021年,行業還存在少量如總交易額等核心數據的披露,今年核心數據不再被披露,這也宣告了GMV時代的落幕。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翁一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歷經四十餘年改革開放歷程,中國經濟已然告別“唯GDP論”,雙11也告別了“唯GMV論”,進入追求質的發展階段。

今年,阿里核心高管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淘寶天貓產業發展及運營中心總裁吹雪、菜鳥CEO萬霖在對外演講和接受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其表述內容均突出一個“穩”字。京東零售CEO辛利軍也在媒體溝通會上着重強調科技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今年雙11兩家頭部電商均突出企業的服務性,比往年少了很多競爭味道。

GMV雖不受關注,但今年雙11消費活力依舊。各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細分品類引領增長,國貨爆款銷往海內外。本次雙11也格外突出以消費者體驗爲中心,消費者正在享受,退差價、以舊換新、直降價格等服務。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也逐步迴歸商業本質,助力消費升級。

02

出海、進口遇雙11,全球貿易看中國

疫情常態化影響下,全球線上購物高速發展。今年雙11出海無疑成爲最核心特點。

近年來,國內消費市場諸多賽道競爭日趨激烈。反觀海外,不少新興市場尚屬空白,入局機會較多。不少品牌開始選擇擁抱跨境業務,走出國門尋求新增量。再疊加黑五(海外購物節)、世界盃和歐洲供暖等時機,今年雙11有了別樣風采。

背靠國內著名的“玩具禮品之都”汕頭,莊曉婷2014年開啓了跨境貿易的生意,到現在已經8個年頭,期間開店超20家主要向歐美市場出口玩具配件。

在2022年初的一個玩具展上,莊曉婷偶然接觸到了PANINI(帕尼尼)世界盃球星卡。經過跟平臺運營負責人討論和平臺數據分析,僅僅一個月時間,莊曉婷就決定,在這個雙11,發力世界盃球星卡。她找到了PANINI在中國的代理,簽下了品牌的銷售授權。

“球星卡作爲世界盃期間的硬通貨,產品上線第二天我們就接到了來自海外客戶的訂單。”莊曉婷介紹稱,速賣通平臺運營負責人告訴她,目前在平臺上球星卡還處於空白市場,而且會成爲今年雙11的新消費趨勢。經過不到一個月時間她就爲此開了一個新店鋪,還沒上線就備了10萬的貨。

數據顯示,今年雙11,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足球,多個體育用品相關品類都迎來增長。速賣通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中國產“桌上足球機”在阿聯酋銷售額增長了120%;在巴西市場中國產舒適型沙發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156%,在阿聯酋則增長了800%。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電商平臺也進入一年一度的“進博時間”,爲全國消費者開啓“進”貨季。

拼多多全球購負責人表示,利用平臺的規模,電商將持續推動海外優質商品進得快、賣得好、銷得遠,讓國內大市場成爲海外品牌的大機遇,“我們加速完善進口生態基礎設施,爲海外品牌入駐搭建快車道,持續推動跨境電商市場的快速發展”。

“過去,我們代理泰國品牌。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商超、便利店等線下渠道需要各種入場費,結賬週期長,成本高。相較而言,電商是一條捷徑。一方面,源頭採購、獨立運輸、自有倉儲的模式可以全線降低成本。”李學全是泰國紅牛飲料的頭部經銷商,他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進博會展品變商品的背後,電商已然成爲一條高效的快車道。

據李學全介紹,目前,相當部分的泰國紅牛進入國內市場都依靠“工廠電商出口”模式。在這種機制下,經銷商根據海外市場預期提前備貨,讓商品進入保稅倉庫。而當境內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商品後,商品可直接從保稅倉配送至消費者手中,避免了多重分銷及冗長運輸等中間環節,可以顯著降低銷售價格。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稱,依託於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雙11不斷創新營銷策略、變革商業模式,打造出接連不斷的銷售奇蹟,雙11是零售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舞臺。

不斷飆升的成交數據讓海外品牌看到了國內用戶的巨大潛力,電商在爲國內消費者提供全球商品的同時中國製造也被銷往全球,中國製造正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取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03

從當日達到全球當日達

“黑科技”上線收貨更安全

“前幾天加了購物車,早上付了款,沒想到這麼快就送來了。”塞琳是法國巴黎的一位消費者,她表示自己想體驗一下中國“黑科技”,所以買了一款中國製造能夠發熱的厚襪子,這也是爲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當地時間11月11日上午10:17,距離下單僅過2小時,她就在家門口收到了包裹。

菜鳥CEO萬霖在11月11日當天透露,天貓雙11菜鳥送貨上門包裹量預計將超2億個,他介紹,送貨上門是今年雙11物流的一大特色,物流企業正從消化快遞峯值規模,到爲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品質物流服務,不僅國內送貨上門包裹量創新高,海外也再次提速,實現全球同頻收貨。

雙11期間,菜鳥海外倉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法國消費者至少比去年快一天收貨。

以歐洲消費者爲例,菜鳥在歐洲設有超過15座海外倉,歐洲消費者最快2天可以收到商家備貨在海外倉的商品,部分城市甚至能實現當日達或者次日達,預計本次雙11中,歐洲10多個城市的消費者能有機會像塞琳一樣體會當日送貨上門,當天拆快遞的快樂。

針對海外倉時效,菜鳥透露,本次雙11,歐洲本地發本地3日達,歐洲其他重點線路由7日達升級到5日達,美國5日達;新增以色列、墨西哥新興市場的官方倉,可實現3至5日達。截至目前,中東及拉美新興市場海外倉備貨同比增長超過200%。全球各地配送人員會通過步行、自行車、划船等不同方式,將中國商品“花式”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上。

不僅送海外,今年雙11也湧現了一批物流“黑科技”。家住南寧吾悅公館的劉傑(化名)說:“今年無人車配送了我的好多包裹,我感覺操作簡便,送貨也及時,無人配送還更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在全國30座城市已經投入運營超700臺無人車。雙11期間,600臺智能快遞車和超100臺室內配送機器人的投用,爲消費者提供“最後一公里”和“最後100米”末端配送服務。雙11消費節開啓的當天,智能快遞車配送單量就已經同比去年增長300%。黑科技的應用,爲消費者提供無接觸配送,收寄更安全。

京東物流智能負責人告訴記者,智能快遞車最大可載重200公斤,可續航100公里,集成了高精度定位、融合感知、行爲預測、仿真、智能網聯等10大核心技術,可以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通過人車組合,提高了單個快遞員的配送效率,幫助他們順利經受流量高峯的考驗,收入也獲得了提高。

04

電商排放增量佔比明顯

綠色環保已融入日常業務

根據國內碳排放管理平臺碳阻跡的測算,到2025年電商企業的碳排放總量將達到 1.16 億噸;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減排措施,“十四五”期間的電商排放增量將佔到全國增量的1/4。

如今,綠色消費、雙碳生活正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爲消費者日常的生活方式。電商平臺們也不再僅專注於銷售數據,而是將關注點更多放在綠色環保,並將其融入到日常業務工作之中。

今年雙碳也成爲雙11的關鍵詞。京東在雙11收官戰報上着重披露雙碳情況,京東稱,攜手上下游夥伴持續推動供應鏈端到端的綠色化,通過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綠色運配、技術創新等一體化供應鏈全鏈路減碳措施,累計減碳20萬噸。

京東物流方面表示,今年雙11,其通過發放減碳消費券的方式,聯動消費者,推進建立快遞行業碳普惠制,發展綠色寄遞,陸續推出包括綠色包裝、新能源倉儲、綠色運輸、循環回收等綠色物流服務,讓消費者從可持續發展的被動受衆,轉變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導者和參與者。

同樣,全國13萬家菜鳥驛站開啓綠色回收,“快遞包裝回收換蛋”全面鋪開,菜鳥內部人士透露,商界常用的“靠雞蛋吸引客流的打法,運用在包裝回收上效果依舊不錯。雙11期間,每天有10多萬人使用舊快遞包裝寄件。菜鳥方面透露,本次雙11綠色回箱數量創紀錄。

萬霖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在消費者、商家和快遞從業者等多方的共同參與下,整個雙11週期,菜鳥物流各環節將會產生超過20億次的各種綠色行爲。

歐陽日輝表示,唯有創新,即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雙輪驅動共建健康、融合、共贏的數字生態,平臺運用新技術,打造新模式,創造新應用,挖掘新需求,通過“雙十一”場景爲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精準、更完善的服務,爲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爲商家創造更大價值,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