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日期的日益臨近,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團10日前往福島漁港進行魚類樣本的採集。那麼,國際原子能機構此次調查的具體目的是什麼?日本政府圍繞核污染水排海又有哪些新的行動?

國際原子能機構赴日本福島採集魚類樣本 將檢測放射性物質濃度

福島縣東南部的磐城市臨近太平洋,當地主要漁港之一的久之浜漁港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直線距離只有大約30公里,核事故發生後這裏變得非常冷清。有漁民表示,這裏捕撈的魚即使價格較其他地方低2至3成,也很難賣出去。1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個調查團就在這裏採集了魚類樣本,包括比目魚在內,6種魚共計200公斤海產品裝箱後運往東京附近的一處研究機構。調查團此行的目的,是爲了確認海水和海產品的檢測程序,並對放射性物質銫和氚的濃度進行檢測,預計一年後提交調查報告。

今年8月福島政府對排海計劃開綠燈後,東電隨即開工建設排海設施,其中全長1公里的海底隧道目前已經挖了近200米,剩餘的800米將用三個月時間完成。然而,對於明年春季即將開始的核污染水排海,福島漁業團體目前仍然表示強烈反對,當地多個市民團體也聯合發起了呼籲停止排海的活動。

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日本政府並未改變排海計劃,而是選擇用錢堵嘴。就在本月上旬,日本政府決定,繼去年設立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基金之後,再新設一項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的基金,來應對排海可能給當地海產品帶來的衝擊,以此安撫漁民的不滿情緒,從而收買民意、打通順利實施排海計劃的最後一道關卡。

14日開始,國際原子能機構另一組調查團也將赴日本調查排海問題,除了在東京與日本官員舉行會面之外,還將再次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