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診斷標準到底調整了沒有?對上市公司產生何種影響?

11月15日,國家衛健委回應了《中國高血壓臨牀實踐指南》下調高血壓診斷界值的建議,稱國家對於高血壓等疾病診斷標準的制發有規範程序要求,由專業機構、行業學協會、個人等自行發佈的指南、共識等,爲專家的研究成果,不作爲國家疾病診斷標準。也就是說,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仍爲≥140/90mmHg(毫米汞柱)。

此前11月13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學術機構共同制定的《中國高血壓臨牀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頒佈,建議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由≥140/90mmHg下調至≥130/80mmHg(毫米汞柱)。

《指南》發佈後的第二日,高血壓概念股大漲。但隨着衛健委提出不同意見,高血壓概念股16日又紛紛回調,上演一日遊行情。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聯繫多家上市公司,多家公司表示一直在關注高血壓診斷界值的變化,目前產品生產並未受到影響。

爲何高血壓標準不一致?

事實上,這並不是醫學界首次提出將高血壓診斷界值降至130/80mmHg。2017年,美國首次做出改變,《2017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高血壓指南》將普通人羣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降至130/80mmHg。2022年,歐洲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治療指南中,也將高血壓界定爲130/85mmHg以上。

爲何此次國家衛健委和學術機構對高血壓診斷界值抱有不同意見?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某三甲醫院醫生認爲,調低標準的出發點之一是爲了和國際接軌,但目前國家衛健委已經發文不認可調低高血壓標準,一線醫生一般會跟國家的政策走。“標準的變化影響太大,需要慎重。”

另一名北京某三甲醫院醫生則表示,這次《指南》是從臨牀實踐的角度出發,提出調低高血壓診斷標準,因此跟平時的高血壓指南不是同一個版本。

對於新版《指南》,相關藥企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綜合性醫藥集團信立泰(002294.SZ)認爲《指南》是對現有情況的總結和實踐指導,是客觀的、行業性的。醫藥技術企業吉貝爾(688566.SH)認爲《指南》是學術和專業層面的討論,屬於專家的研究成果,“目前並沒有成爲國家對高血壓的判斷標準。”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指南》制訂委員會的核心成員否認新版《指南》背後有藥企推動。該核心成員表示,將高血壓診斷標準由140/90mmHg修改爲130/80mmHg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指南》的制定和企業“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從來沒有要企業的一分錢,完全是自己的經費去支持這個項目”。

高血壓概念股回調,多家公司回應:目前影響有限

10mmHg的調整變化,或意味着我國將增加超2億的高血壓患者人數。有媒體援引《指南》發起人及首席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蔡軍的觀點顯示,高血壓標準下降至130/80mmHg後,我國高血壓患者將從2.45億增至4.9億。

高血壓患者羣體增加,意味着相關市場的擴增。

國產電子血壓計頭部品牌魚躍醫療(002223.SZ)表示,目前《指南》剛剛發佈,具體產生的影響需要根據未來實際情況判斷,目前無法進行預測。魚躍醫療稱公司一直在關注高血壓標準的變化,包括研發、生產和銷售等部門,不過每個部門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綜合性家用醫療器械企業可孚醫療(301087.SZ)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指南》發佈之後衛健委表態,對公司造成的影響較小。可孚醫療稱,血壓計的生產仍然以市場銷量爲準,如果市場中血壓計明顯佔據一定體量,生產量就會增多。

從事家用醫療健康電子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樂心醫療(300562.SZ)表示,如果高血壓檢測儀方面的需求增大,會對公司產生較爲積極的影響。對於《指南》建議下調高血壓標準,樂心醫療稱,“不管這一標準是否下調,長期來看,人們對於健康管理的需求在逐步提升,《指南》可能只是起到了推動作用。”而產品生產方面,樂心醫療表示目前未受影響。目前樂心醫療正在發展電子血壓計。此前8月,該公司稱已經收到美國FDA的通知,旗下電子血壓計通過FDA審覈並獲得510K號。

降壓藥物製劑方面,信立泰表示,“公司賣的是處方藥,處方藥由醫生開,如果(患者)達到需要用藥的標準,那就會用到相關藥物”。吉貝爾則表示,高血壓界值標準對公司沒有直接影響,公司一直按照自己的推廣節奏,沒有受到外界影響。

截至16日收盤,魚躍醫療跌8.57% ,樂心醫療跌8.57% ,可孚醫療跌7.38%,信立泰跌1.97% %,吉貝爾跌10.98%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