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在经过2天的“加时赛”后,当地时间11月20日凌晨,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的会场上终于传来了一阵掌声和欢呼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了一项全面的气候协议,包括设立基金补偿发展中国家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这是本次COP27谈判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争论已久

大会期间,图瓦卢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像这样的岛屿将无法在全球快速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干旱中幸存,所以我们正在对其进行虚拟重建。”该国外交部长科夫在视频中说,“随着我们国家的消失,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成为世界上首个数字国家。”

视频中,科夫站在一个虚拟岛屿的棕榈树海滩上,空中有虚拟的飞鸟。他的讲话结束后,镜头逐渐拉远,最终定格在原本黑色的虚拟空间中的一个小岛上。

图瓦卢位于澳大利亚和夏威夷之间,由9个环形珊瑚岛组成,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涨潮时,首都多达40%的区域处于水面以下,未来几十年,可能会被基本淹没。

还有很多国家和图瓦卢一样,面临着被气候变化裹挟的情况。今年夏天,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洪水淹没,这也使得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危机感高涨。

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的补偿问题,一直争论了30多年,始终没有结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争论的缘由在于,富裕国家的全球累计排放量最大,间接造成了许多气候灾难,而这些灾难却由较贫穷国家来承担。较贫穷的国家正在不成比例地遭受这些损害,赔偿问题也随之被提上日程。

经过一夜的艰苦谈判,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通过了一项最终协议草案,东道主埃及公布了COP27协议的最终版本,随后召开全体会议。会议迅速批准了文本中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条款,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承担气候灾难(如风暴和洪水)的直接成本。

据了解,“损失和损害”是联合国的气候术语,指气候变化导致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人员死亡、岛国和沿海社区消失等。

不过,虽然最终协议设立了相关基金,但一些有关该基金的最具争议的决定将推迟到明年。其中一个棘手问题,就是钱从哪来?媒体报道称,与会代表同意在2023年下一次峰会前成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出资国和受益国名单也将在明年商榷。

1.5℃还可能吗

虽然COP27达成了历史性决议,但还有许多问题仍待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本届气候大会结束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时间已经不多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暖限制目标就是一项还未完成的关键“功课”。

实际上,本届大会的最大分歧在于是否继续维持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该目标是200多个成员国去年在英国举行的格拉斯哥峰会上达成的共识,但在今年的峰会上,该目标遭到多数国家反对。

过去一年里,后疫情时代和地缘政治危机继续冲击全球供应链,能源危机叠加,许多国家重新回归化石燃料,这一气候共识土崩瓦解。

据媒体报道,许多国家及气候专家认为,继续维持1.5摄氏度的目标有些自欺欺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0月底发布的气候行动报告显示,国际社会仍未能制定出将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可靠”途径。该研究表明,如果各国遵守对2030年做出的承诺,全球温度将在本世纪末上升2.4-2.6摄氏度,甚至有可能是2.8摄氏度。

而倘若要维持1.5摄氏度的目标,这意味着碳排放量必须在2030年前较目前下降45%,而这对许多国家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的COP28将继续留在中东,由海湾产油大国阿联酋举办。而在COP27召开之前公布的最新气候研究显示,中东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这有可能对该地区的民众和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

研究还指出,如不立即做出改变,到本世纪末,中东地区的气温预计将上升5摄氏度,一些国家的气温或将超过“人类能适应的临界值”。

碳减排仍未解

去年的格拉斯哥峰会(COP26)还提出,应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这是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宣言中首次触碰化石燃料问题。

然而,各国对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承诺似乎在此次峰会上不了了之,而这正是驱动气候变化的最大因素。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总裁Ani Desgupta表示,尽管在“损失和损害”方面取得的进展令人鼓舞,但该协议中对于遏制排放的条款大体上复制粘贴了去年COP26上的内容,并没有任何新的重大举措,这一点令人失望。

此外,该协议还提到了“低排放能源”。一些人担心,这无疑会增加天然气使用量。虽然天然气的排放量较少,但它仍是一种会排放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

挪威气候部长Espen Barth Eide表示,他的参观团希望达成一份更有力的协议,而“主办方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基金上”。

“全球都在为碳中和努力,但道路是曲折的,这涉及到各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发展路径,肯定需要各方的妥协和不断努力。”林伯强坦言。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