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在經過2天的“加時賽”後,當地時間11月20日凌晨,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的會場上終於傳來了一陣掌聲和歡呼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達成了一項全面的氣候協議,包括設立基金補償發展中國家因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和損害”,這是本次COP27談判中最爲棘手的問題。

爭論已久

大會期間,圖瓦盧外交部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視頻。“像這樣的島嶼將無法在全球快速變暖、海平面上升和乾旱中倖存,所以我們正在對其進行虛擬重建。”該國外交部長科夫在視頻中說,“隨着我們國家的消失,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成爲世界上首個數字國家。”

視頻中,科夫站在一個虛擬島嶼的棕櫚樹海灘上,空中有虛擬的飛鳥。他的講話結束後,鏡頭逐漸拉遠,最終定格在原本黑色的虛擬空間中的一個小島上。

圖瓦盧位於澳大利亞和夏威夷之間,由9個環形珊瑚島組成,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漲潮時,首都多達40%的區域處於水面以下,未來幾十年,可能會被基本淹沒。

還有很多國家和圖瓦盧一樣,面臨着被氣候變化裹挾的情況。今年夏天,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洪水淹沒,這也使得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的危機感高漲。

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圍繞着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失”的補償問題,一直爭論了30多年,始終沒有結果。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爭論的緣由在於,富裕國家的全球累計排放量最大,間接造成了許多氣候災難,而這些災難卻由較貧窮國家來承擔。較貧窮的國家正在不成比例地遭受這些損害,賠償問題也隨之被提上日程。

經過一夜的艱苦談判,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終於通過了一項最終協議草案,東道主埃及公佈了COP27協議的最終版本,隨後召開全體會議。會議迅速批准了文本中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的條款,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承擔氣候災難(如風暴和洪水)的直接成本。

據瞭解,“損失和損害”是聯合國的氣候術語,指氣候變化導致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轉的後果,例如人員死亡、島國和沿海社區消失等。

不過,雖然最終協議設立了相關基金,但一些有關該基金的最具爭議的決定將推遲到明年。其中一個棘手問題,就是錢從哪來?媒體報道稱,與會代表同意在2023年下一次峯會前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出資國和受益國名單也將在明年商榷。

1.5℃還可能嗎

雖然COP27達成了歷史性決議,但還有許多問題仍待解。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強調,本屆氣候大會結束時還有“很多功課”要做,但時間已經不多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氣候變暖限制目標就是一項還未完成的關鍵“功課”。

實際上,本屆大會的最大分歧在於是否繼續維持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該目標是200多個成員國去年在英國舉行的格拉斯哥峯會上達成的共識,但在今年的峯會上,該目標遭到多數國家反對。

過去一年裏,後疫情時代和地緣政治危機繼續衝擊全球供應鏈,能源危機疊加,許多國家重新迴歸化石燃料,這一氣候共識土崩瓦解。

據媒體報道,許多國家及氣候專家認爲,繼續維持1.5攝氏度的目標有些自欺欺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10月底發佈的氣候行動報告顯示,國際社會仍未能制定出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可靠”途徑。該研究表明,如果各國遵守對2030年做出的承諾,全球溫度將在本世紀末上升2.4-2.6攝氏度,甚至有可能是2.8攝氏度。

而倘若要維持1.5攝氏度的目標,這意味着碳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前較目前下降45%,而這對許多國家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的COP28將繼續留在中東,由海灣產油大國阿聯酋舉辦。而在COP27召開之前公佈的最新氣候研究顯示,中東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兩倍,這有可能對該地區的民衆和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

研究還指出,如不立即做出改變,到本世紀末,中東地區的氣溫預計將上升5攝氏度,一些國家的氣溫或將超過“人類能適應的臨界值”。

碳減排仍未解

去年的格拉斯哥峯會(COP26)還提出,應逐步減少煤炭使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補貼。這是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宣言中首次觸碰化石燃料問題。

然而,各國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承諾似乎在此次峯會上不了了之,而這正是驅動氣候變化的最大因素。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總裁Ani Desgupta表示,儘管在“損失和損害”方面取得的進展令人鼓舞,但該協議中對於遏制排放的條款大體上覆制粘貼了去年COP26上的內容,並沒有任何新的重大舉措,這一點令人失望。

此外,該協議還提到了“低排放能源”。一些人擔心,這無疑會增加天然氣使用量。雖然天然氣的排放量較少,但它仍是一種會排放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

挪威氣候部長Espen Barth Eide表示,他的參觀團希望達成一份更有力的協議,而“主辦方的關注點更多在於基金上”。

“全球都在爲碳中和努力,但道路是曲折的,這涉及到各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和發展路徑,肯定需要各方的妥協和不斷努力。”林伯強坦言。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