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時娜)2022年11月22日,矩陣股份在創業板市場正式掛牌交易,成爲深圳市第400家A股上市公司。深圳A股上市公司數量又突破一個整數關口,邁上一個新臺階。

A股上市公司總量400家,按國內大、中城市排名,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排名第三;按證監會轄區排名,深圳位列第六,僅次於江蘇、浙江(不含寧波)、北京、廣東(不含深圳)、上海。目前,深圳市共有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86家、創業板146家,上交所主板23家、科創版39家,北交所6家。其中,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證監會各轄區第二。截至2022年11月21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8.5萬億元,居全國大中城市和證監會各轄區第二。

“天時地利人和”助力深圳企業上市步伐加快

從昔日的邊陲小漁村,到如今的資本市場重鎮,拓荒魄力和創新精神讓深圳在資本市場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奇蹟。

從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開始試營業時的深發展等“老五家”起步,直到2008年,深圳才實現首個”100家”的目標;在此之後,深圳企業上市速度開始加快,到2015年完成第二個100家A股公司上市,歷時7年;2020年1月深圳完成了第三個100家A股公司上市,用時5年;今年11月22日,深圳僅用時2年10個月,又實現了第4個100家A股公司上市。每百家公司上市用時呈快速縮短之勢。

分析人士指出,深圳能以較快速度實現第4個100家A股上市公司,有着深刻的市場和政策背景:其一,2019年7月註冊制開始試點,企業上市範圍較審覈制時期明顯擴大,在深圳新增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分別有52家、30家和6家,採用註冊制上市的公司佔比達到88%;其二,政府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對企業加快上市起到了明顯助推作用。

深圳是個市場經濟高度活躍的城市,市場效率高、應變能力強,在這樣的營商環境下,企業如魚得水、自主發展。深圳市政府出臺了很多產業政策,扶持和引導企業發展、鼓勵企業上市,對深圳企業加快上市步伐起到了推動作用;其三,深圳創投公司助力企業上市,在深圳新增的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大都有創投公司的身影。深圳創投業發達,總體實力位居全國前三,有四家創投公司進入國內20強。國有、民營、外資創投公司共同發展,構建了深圳較爲完整的創投生態體系,給創業、創新企業注入了大量的資金“活水”。

民營企業扛大旗

民營企業是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主要構成主體,新增100家上市公司中,超九成爲民營企業。在深圳全部4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國有性質企業76家,民營性質企業324家,國企上市公司合計佔比爲19%,而民營上市公司佔比高達81%。

從市值看,截至11月21日,民營企業爲深圳A股上市公司市值的主要貢獻者,總市值爲6.96萬億元,佔比82%,國企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爲1.55萬億元,佔比18%。相比國企在北京、上海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中佔比分別爲82%、41%,更加彰顯了深圳以民營經濟爲主的特徵。

根據2022年三季報披露數據,深圳轄區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總額4.6萬億元,在證監會各轄區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居第二,增速10%,其中民營上市公司營業收入達3.79萬億元,佔比82%,增速1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10億元,在證監會各轄區排位仍穩居第二,其中民營上市公司達3448億元,佔比86%。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得益於民營企業的強勁發展勢頭。

中小企業活躍

截至11月21日,深圳有278家市值不足100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約佔轄區總數的七成。

它們分佈在深交所主板124家、創業板115家、上交所主板8家、科創板26家和北交所5家。這些企業所處行業主要爲電子、計算機、建築裝飾、機械設備和通信,從淨資產收益率(ROE)、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看,它們的平均值分別爲0.98%、0.47億元,相較於市值超過100億元A股上市公司羣體所對應的平均值7.73%和32億元,提升空間非常大。

深圳有359家從事實體經濟的A股上市公司,家數與市值分別佔轄區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89.72%和67.46%。這些企業主要來自於製造業和服務業,屬於產業的中、下游,其特點是對宏觀經濟變化敏感,市場環境競爭激烈。

重點產業突出

100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中,福田區11家、南山區32家、寶安區21家、龍華區12家、龍崗區13家、羅湖區2家、光明區6家、鹽田區1、坪山區2家。按深圳各區上市公司總市值排名,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占主導地位的福田區排在第一,但以上市公司數量而論,南山區則是名副其實的老大,遙遙領先於其它各區。

截至11月21日,福田區61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58萬億元,金融業市值佔比較高。福田區是深圳的金融高地,深圳的金融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福田區,是福田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高居全市第一的主要原因。

南山區141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06萬億元,上市公司以電子、計算機、通信企業爲主,絕大多數爲民營上市公司,佔比超過80%,70%爲科技創新型企業。南山區還創造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擁有上市公司(含境外上市)超過1家的奇蹟,上市公司密度全國第一。

寶安區53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也超過1萬億元,龍華區33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6925億元,兩區A股上市公司均以電子、機械設備製造企業爲主;龍崗區30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120億元,上市公司以電子企業爲主;光明新區28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251億元,上市公司以電子、電力設備企業爲主;羅湖區28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5083億元,上市公司以建築裝飾、房地產、紡織服飾、金融企業爲主;坪山區19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112億元,大鵬新區2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市值7471億元,兩區上市公司主要以汽車製造、電子企業爲主;鹽田區4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2705億元,由生物醫藥、交通運輸、房地產企業構成,雖然數量較少,但4家公司均是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

後備力量蓄勢待發

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市共計有擬上市公司174家,其中在輔導公司102家,在審公司共計44家,已過會未上市28家,按證監會轄區排名,居全國第六。在上述三類擬上市公司中,深圳南山和寶安兩區數量最多,分別有47和45家,遙遙領先於其它各區。龍崗區作爲後起之秀,擁有擬上市公司27家,追趕的腳步正在加快。

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和產業集羣效應是持續助力新興產業和創新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深圳市發佈了《關於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推出了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30條具體措施,提出到2025年深圳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萬家,獨角獸企業新增20家左右,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

6月份,深圳市又出臺了《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提出通過培育發展壯大本地“20+8”產業集羣,即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爲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並前瞻佈局8大未來產業,通過穩住製造業基本盤,提高實體經濟發展後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成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這兩大政策意見的出臺,將對深圳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增強企業實力、引導企業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起到積極作用。

400家A股上市公司對深圳來說是一個新高點,更是一個新起點。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深入發展、股票發行註冊制將要全面實施的大背景下,隨着深圳市整體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一大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將在深圳大地上茁壯成長,它們中的佼佼者也將脫穎而出,發展成爲新的上市公司。

“我們期待深圳下一個100家上市公司會在較快時間內實現,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有深圳資本市場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