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11月22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出席“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平行論壇並就“做優金融犯罪檢察工作、服務保障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這一話題發表演講。

張曉津首先介紹了金融犯罪檢察工作的基本情況。據介紹,近年來最高檢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基本方針,成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和專門的金融犯罪辦案組,領導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真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責,協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6964人,金融詐騙犯罪3352人。

具體來看,主要包括四方面做法:一是依法從嚴懲處金融犯罪,形成打擊金融犯罪高壓態勢;二是加強部門協同,深化執法司法協作機制;三是堅持“應追盡追”,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四是強化溯源治理,把標本兼治工作做實做細。

在依法從嚴懲處金融犯罪方面,張曉津介紹,檢察系統嚴厲打擊涉及互聯網金融、養老等各領域的非法集資犯罪,注重對區塊鏈、元宇宙、NFT等概念背後違法犯罪風險的研判處置,今年1至9月起訴非法吸收公衆存款和集資詐騙犯罪13368人。

張曉津進一步指出,當前內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管控金融風險、打擊金融犯罪仍面臨諸多挑戰。從檢察辦案來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難題:

一方面,金融犯罪類型不斷翻新、日趨複雜,專業性越來越強。從P2P到區塊鏈、元宇宙,從私募基金到“影子銀行”,凡是有金融創新的地方,就可能潛伏着金融犯罪,社會對金融創新尤其是其中的違法犯罪有逐步認識的過程,導致相關法律適用問題不斷出現。

另一方面,金融犯罪人員反偵查能力強,作案手段隱蔽,股權、實際控制人、資金穿透難度加大。操縱證券市場等一些犯罪中呈現出“鏈條化”趨勢,各環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導致金融犯罪取證難、認定難、追贓難。面對困難挑戰,更需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不斷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共識與合力。

張曉津表示,下一步金融犯罪檢察的重點工作將從四方面開展:

一是堅持全面從嚴打擊金融犯罪。準確把握金融的本質,依法準確認定各類金融犯罪,堅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妥善處置化解風險。貫徹全鏈條懲治要求,依法從嚴懲治證券期貨等金融犯罪活動。持續關注金融創新中的犯罪風險,及時清除披着金融創新外衣的“毒瘡”。發揮偵查監督和協作配合辦公室作用,健全檢察機關對疑難、複雜案件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工作機制。

二是積極參與金融法治建設。絕大部分金融犯罪是行政犯,金融行政法律規定是認定金融犯罪的前置法,各個層次的金融立法工作都可能直接影響刑事司法,有必要一體研究、一體推進,我們將結合辦案積極參與金融立法工作,共同推動金融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同時,會同最高法院針對證券期貨、金融信貸、洗錢等社會關注的金融犯罪制定、修訂相關司法解釋。

三是圍繞融入社會治理出臺務實舉措。穩妥推進金融領域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以涉案企業合規促進提升各類金融市場主體合規經營、依法經營的意識、能力。重視“抓前端”“治未病”,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及時發佈金融犯罪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加強金融法治宣傳教育。

四是加強金融犯罪檢察專業化隊伍建設。更好發揮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的作用,加強與證監會之間的執法司法協作。積極協同金融監管部門、公安、法院聯合培養人才,加強金融犯罪檢察專業隊伍建設。

最後,張曉津結合檢察辦案當中遇到的問題,對防範金融風險提出三點工作建議。一是注重抓小抓早,做到防微杜漸,通過前端監管更好地防止小案件累積成大風險。二是推動信息共享,加強數字監管,通過相互協作和監督及時發現、預警、處置金融領域尤其是新興領域的金融違法犯罪風險問題。三是完善行刑銜接,強化專業合力,共同有效應對專業化金融市場對執法司法工作提出的各種新挑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