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尤方明

編 輯丨包芳鳴

圖 源丨新華社

11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不折不扣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有關情況。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在會上通報稱,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部分地區的疫情擴散速度加快,防控難度不斷加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強調,要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措施不動搖、不走樣,立足於防、立足於早、立足於快,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米鋒指出,發生疫情的地區要以快制快開展疫情處置,準確劃分風險區域,有序組織核酸檢測,有效管控風險人羣,嚴格規範隔離工作,確保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落實到位,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該管住的要堅決管住,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該落實的要落實到位,保障好疫情處置期間羣衆的基本生活和就醫需求。

“要做到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胡翔表示。

11月1日以來全國累計報告25.3萬例感染者

發佈會上,胡翔率先介紹了近期全國疫情的總體態勢。一是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自11月1日以來,全國累計報告了25.3萬例感染者,近一週平均每天報告2.22萬例,較上一週增長了一倍。

二是疫情波及範圍廣、傳播鏈複雜。多數省份疫情持續發生,多個省份的疫情傳播範圍廣、傳播鏈條多,有的省份面臨三年來最嚴峻複雜的局面。

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爲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如廣州、重慶,由於人口規模大、人員流動性強、高校等重點場所集中、人員聚集性活動多,加劇了疫情傳播擴散的風險和防控難度。

胡翔指出,由於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隱匿傳播和傳播力強的特點,增加了早期感染者快速識別和追蹤管理的難度。工廠、醫院、學校、餐飲、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疫情的多點位加速傳播,也容易造成流調溯源、隔離管控、醫療救治、社區防控等防控力量的不足和資源緊張,也增加了疫情防控和快速處置的難度。

針對當前的疫情形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在派出15個疫情防控工作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甘肅、河北等省工作指導力量。強化視頻會商指導和點對點調度,持續加強對重點省份疫情處置指導,要求以快制快,堅決控制住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胡翔向公衆發出提示,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統的疾病,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應該遵守防疫的基本準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清潔消毒等,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分級分類”加強醫療資源建設

二十條措施提出,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不同臨牀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處置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

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指出,要加強定點醫院重症牀位的儲備,做好方艙醫院的設置準備,確保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從而加強能力建設和對患者的分級分類救治。

郭燕紅說,對於普通型、重症和有重症風險的感染者,要及時收入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對於輕症病人及無症狀感染者,收入方艙醫院進行救治。發熱門診則是甄別發熱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場所。

目前全國重症病例僅有100餘例,爲何仍要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郭燕紅認爲,基於三大原因,我國亟需增加醫療救治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一是我國的醫療資源總體上相對不足,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特別是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差異較大。每千人口醫療牀位爲6.7張,每10萬人口的重症醫療牀位不到4張。整體醫療資源需要提質擴容,加強區域均衡佈局,特別是要補齊重症醫療服務的短板。

其次,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會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較大規模疫情。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老齡人口多、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也多,他們都是容易發生重症的脆弱人羣。在重症患者中,一部分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另一部分是因爲基礎性疾病疊加了新冠病毒感染,均需要多學科救治。

第三,加強重症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既是防控疫情、加強醫療救治的需要,同時也是“平急結合”、促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郭燕紅強調,儘管“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不能據此認爲增加重症治療牀位是不必要的,要全鏈條、全要素地加強防控處置能力建設,擴充重症救治資源。

方艙醫院的設置,則是爲了不影響日常醫療服務,使其他醫療機構能夠保障人民羣衆看病就醫的剛性需求。有民衆反映,方艙醫院在環境等各方面不盡如人意。

郭燕紅回應稱,這可能是各地在突遇大規模疫情時,倉促建設方艙醫院所致。國家衛生健康委已下發文件,專門進行督促和要求,指導各地按照方艙醫院管理規範的有關要求,做好方艙醫院的設置準備,以及醫務人員和管理的準備,不斷提升方艙醫院的醫療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確保有需要時能夠在第一時間投入使用,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同時也爲保障日常的醫療服務提供支持。

針對發熱門診,郭燕紅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要設置發熱門診,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發熱門診全天候開放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要公開發熱門診的地址、電話。此外,要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一旦發現可疑的患者要儘快甄別,若是陽性感染者,要迅速轉到定點醫院或者方艙醫院進行救治,真正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

郭燕紅強調,發生疫情的地區,一是要求醫療機構要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夠以疫情防控爲由對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封了之,特別是急診、透析室、手術室、分娩室、重症監護室等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二是加強信息公開,對因疫情防控需要臨時停診的醫療機構及相關科室,要通過本地媒體以及醫院微信公衆號等平臺向社會公佈。三是對確需封控的醫療機構及相關科室,要強化應急處置機制,及時開展環境消殺、風險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風險,做到快封快解,達到解封條件後也要及時向社會公佈。

郭燕紅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另外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充實和科學調度院前急救力量,科學設置120等急救電話和便民服務渠道,確保患者訴求能夠及時得到回應和解決,最大可能減少因爲疫情防控對醫療機構日常醫療服務的影響,切實滿足人民羣衆就醫的需求。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