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2022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報告》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系列報告2022》發佈。

“從全球金融格局來看,2021年全球股市市值較上一年穩步提升,主要經濟體國內信貸增長情況受本國經濟增速的影響有所分化,跨境權益與負債保持穩定,國際債券資產餘額持續增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報告》指出。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爲兩份報告做介紹。他指出:兩份報告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做了更系統地介紹、更全面的評價;對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環境做了更綜合的分析,對發展任務做了更前瞻性的研究。

屠光紹介紹稱,報告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服務功能深化,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涉及的金融市場功能、金融機構業務及金融工具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聚焦更好地支持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能級提升。屠光紹認爲,要重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能級提升,通過對每年發展規模、效益、質量等多個硬指標進行對比,評估整體的能級,既要看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成效,更要在指標動態中看到整體能級提升的方向。

三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對標。在屠光紹看來,建設國際一流的金融中心就要與當前的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對標,尤其在新的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局中,積極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對標,有助於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影響力。

四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戰略。屠光紹認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既要堅持總體推進,推進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等發展,又要在重點領域進行拓展,尤其要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既要補短板又要拼新賽道。

五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開放進程。屠光紹強調,相比市場開放,制度開放更具有挑戰性,對於上海國際金融和經濟發展更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孫輝點評時表示,兩份《報告》對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情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情況、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發展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景式”的展現,同時也展現了過去一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新成就。“同時,報告通過多方面對比,指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仍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比如說金融市場的效率、國際化的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等。”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系列報告2022》還提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科創金融等方面做出的進步。

科創金融方面,支持科創的股權市場活躍,募投管退循環加快,上海私募股權投資的主要方向是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股權投資筆數佔全部投資筆數的73.6%。科技信貸規模擴大,科創企業融資環境顯著改善。

《系列報告》同時指出,上海科創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如科創金融存在多頭管理,缺乏統領協調機制;科創企業孵化動能尚顯不足,體制機制創新不夠;科技信貸覆蓋範圍有限,渠道方式還需開拓。

高金副院長李峯教授表示,《系列報告》聚焦於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三個重點功能領域。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實體經濟實現綠色轉型,通過推動金融科技監管創新,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二是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爲實現這一功能,關鍵在於打造人民幣跨境使用樞紐,進而推動貿易投資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功能。

三是金融制度型開放。建議通過促進國際化進程而助推市場化、法治化、數字化和綠色化,進而實現整體功能提升。通過深化與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和制度,以及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制度創新,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