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卡塔爾看世界盃會是什麼體驗?有人說,“你會先在中國建的‘移動旅館’中睡一覺,嚐嚐中國挖的蓄水池裏的水,用中國建的光伏電站發的電,第二天坐着從中國進口的客車去中國建的運動場看比賽。對了,記得買一點中國製造的拉伊卜、球衣、紀念品帶回來。”當你爲綠茵場上的大開大合而屏息凝神時,那些或龐大顯眼、或低調細微的中國元素,可曾在某個瞬間闖入視線?

儘管中國男足無緣比賽,但賽場內外,從世界盃的主體育場——盧賽爾體育場,到運動員們腳下的皮球、腳底的草皮,再到觀衆手中的抱枕、擺件以及爲轉播團隊、志願者等提供服務的中國vivo手機,中國製造可謂隨處可見。爲“球迷村”提供超過1萬套集裝箱式房屋,“義烏製造”佔整個周邊商品市場份額近70%……一項項中國製造的產品,一個個中國設計的創意,在本屆世界盃上爲設施建設、賽事保障、運動推廣等助力,彰顯了十足的參與度與貢獻值。

科技託舉綠色,匠心書寫環保,中國的“黑科技”“綠科技”贏得無數外國友人點贊。中國企業建造的974體育場,是世界盃歷史上首座可拆卸、可移動、可重複利用的“綠色球場”,雨水收集再利用、抬高球場地基分離處理廢水、球場垃圾被轉化爲堆肥等技術,無不詮釋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外,中國建造的阿爾卡薩800兆瓦光伏電站是世界最大運用跟蹤系統和雙面組件的光伏電站,將中東的灼熱陽光源源不斷轉化爲賽場內的電能。閃耀着綠色與科技之光的中國元素,爲卡塔爾世界盃實現碳中和注入動能。

中國元素令人眼花繚亂,展現出中國企業造船出海的穩健步伐。世界盃時間,除了賽場上的高手競技,場邊的廣告牌也是全球品牌角逐的賽場。今年,來自文旅、餐飲、交通等各個領域的中國企業,成爲本屆世界盃的最大讚助商。在中國企業助力盃賽順利舉辦的同時,頂級賽事也爲中國品牌出海搭建舞臺。簽約球星作爲代言人,打造世界盃主題產品,舉辦線下觀賽活動……中國品牌深耕體育產業,推開企業出海大門,不斷打響全球知名度。

從北京到多哈,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兩次體育盛會在一年之內綻放亞洲、閃耀世界,釋放的不僅是體育比賽的速度與力度,還有人類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作爲最具識別度的中國文化形象之一,大熊貓“四海”和“京京”來到卡塔爾並迅速掀起熱潮。它寄託着中國人民的美好祝福,也見證着中塔兩國的深厚友誼。非遺項目蹴鞠也走進卡塔爾的公園與學校,風擺荷、燕歸巢等動作吸引當地羣衆駐足。一位卡塔爾小球員表示:很期待今後能去蹴鞠起源地看看。時下,更多中國故事正跨過萬水千山,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讓中華文化擁抱世界。

世界盃上的硬核產品、動人故事,無不展現着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義烏小商品依然火爆,但早已擺脫低端的標籤。擴大產品清單,讓外國人實現“一站式採購”;研發外觀專利,提升產品競爭力;開通“世界盃專線”,以高效的跨境物流讓商品更快抵達目的地……不少企業由代工方成爲品牌商,將核心競爭力從價格、產量轉向服務、質量,見證着中國製造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的步伐。“50天趕製10萬隻足球”是中國供應鏈、產業鏈優勢的集中體現,更是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的生動註腳。

從2002年韓日世界盃時流行的五彩假髮到2010年自南非響遍世界的“嗡嗡祖拉”,從2014年巴西街頭搶手的大力神杯紀念品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吉祥物“扎比瓦卡”,中國製造一次又一次亮相世界盃賽場,中國元素也融入一屆又一屆世界盃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同樣託舉起賽場上的榮耀、激情、感懷,與足球一起飛揚,與球迷一起成長。體育的涵義從不只是競技,我們更期待以賽事爲契機,輻射個體夢想、助力城市更新、推動文化交流。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元素不斷走出國門,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與世界更深更好地連接,奏響共同發展的華彩樂章。

這正是:

中國力量閃耀,

用情用智打造。

場內場外合力,

譜寫嶄新驕傲。

(文 | 呂京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