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悅 徐芸茜 北京報道

“今年玉米的價格比往年高,玉米剛下來的時候,新糧每斤的價格是0.95元至0.98元,去年同期大概在0.85元/斤左右吧,最高價格才0.92元/斤。一直到現在價格又漲了,到了1.05元/斤左右。而這還是溼糧的價格,烘乾後的價格更高,大概在1.25元至1.30元/斤。”在黑龍江省種植玉米的老潘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事實上,今年玉米價格整體震盪偏強,國內現貨玉米價格上漲“節節高”。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1月28日發佈的全國主要糧食品種收購價格週報顯示,截至11月16日的全國玉米價格爲2846元/噸,相比10月19日的2768元/噸已上漲78元,且其中四川地區的價格已達到3144元/噸。

“作爲玉米的主產區,東北地區的產量較之往年出現一定的產量下滑,同時基層惜售現象明顯,從飼料企業和深加工企業的庫存來看,下游企業的庫存已經降至年內低點,存在補庫剛需,進而帶動玉米消費需求的提升,加之最近東北地區迎來了大幅降溫,雨雪天氣對物流流通帶來了阻滯影響,再者當前進口玉米在局部疫情及種植成本的增加影響下,進口玉米成本提高進一步對國內價格走勢造成影響。”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而對於玉米價格的未來走勢,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歲末年初我國玉米價格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因素,還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是不會繼續走高,因爲其上漲因素並不太多。”

玉米價格節節高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6344萬噸,同比增加683萬噸,收購進度明顯快於去年同期。分品種看,中晚秈稻、粳稻、玉米、大豆分別收購1879萬噸、1436萬噸、2906萬噸、123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20萬噸、150萬噸、382萬噸、31萬噸。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認爲,目前,全國玉米收穫接近尾聲,北方大部分產區在玉米收穫期間天氣晴好,上市量明顯增加,市場供應壓力有所加大,但由於生豬養殖利潤提高,玉米飼用消費增加,工業消費保持平穩,市場運行將以穩爲主。

事實上,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的全國主要糧食品種收購價格週報顯示,截至11月16日的全國玉米價格爲2846元/噸,相比10月19日的2768元/噸已上漲78元,且其中四川地區的價格已達到3144元/噸。

據瞭解,2022年玉米種植面積爲6.03億畝,較2021年下降0.79%。在種植面積下降的同時,由於國內玉米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及鐮刀灣地區,佔到了全國玉米產量的65%左右,而東北和華北今年降雨明顯偏多,內澇嚴重,導致部分地區玉米生長受阻,同時東北地區晚播現象普遍;而高溫天氣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該地區玉米產量佔全國玉米產量的14%左右,高溫、乾旱、連陰天氣均不利於玉米後期生長。

袁帥表示,玉米價格的核心驅動因素仍然是供需矛盾之間的轉換。市場永遠是供求關係決定價格走向,近期玉米價格走強,供需需求決定市場產品價格走勢,市場需求量是最爲主要的主導因素。

“在供給方面,國內玉米產量的下降,且進口受到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國玉米經過了‘去庫存’後,現有庫存僅是常規庫存,對玉米價格不具有支撐作用。而需求方面,豬肉及生豬仍然是主要的肉類消費,肉類消費引致玉米消費增加的影響,進入年底需求上升,玉米是飼料的主要原料,對其價格會有影響。當前,加工的影響不是玉米價格影響主要因素,但是年底的冰雪天氣會影響運輸會帶動成本提高引致價格的提高。”洪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玉米飼用性價比回升

受到玉米價格上漲、玉米減量替代行動等因素影響,此前的玉米飼用消費量有所下降。但隨着小麥和玉米價差減少,以及糙米、進口玉米替代價格優勢減弱扽因素變化,2022年的玉米飼用消費量有所恢復。

卓創資訊統計,2021年玉米在配合飼料中的添加佔比平均爲30.64%,飼用玉米月度消費量均在743.12萬噸,2022年至今玉米添加佔比上升至34.33%,同比上漲3.69個百分點,飼用玉米月度消費量恢復至836.14萬噸,同比漲幅12.52%,玉米的飼用需求恢復性增多。

爲此,卓創資訊認爲,四季度面臨終端飼料生產旺季,飼料需求有增加預期,而替代品優勢出現削弱,或使得玉米飼用性價比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洪濤指出,玉米價格的走高會提高飼料成本,從而影響飼料價格,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國玉米常規庫存,加上我國糧食“十九連豐”,其他糧食品種會形成相應的替代作用,從而間接地影響到玉米價格。

對於接下來玉米價格走勢,袁帥認爲,馬上進入12月份,加之趕上今年春節較早以及疫情不穩定性因素的多重作用下,終端消費企業存在補庫剛需,因此玉米價格重心仍將保持在相對高位上運行

“需要加大進口力度並及時拋售國儲玉米,以政策化解市場壓倉惜售問題來平抑行情,併合理擴大未來播種面積和引導市場預期,以避免接下來玉米價格走勢的過度爬高風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