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家住厝邊,貴在近鄰和諧、睦鄰友好。作爲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同安農村腹地廣闊,各地村俗風貌不盡相同。司法部門如何有效止爭釋紛,助力構建和諧鄰里關係?

加強訴源治理,多措並舉探索化訟之道,是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簡稱同安法院)給出的答案。今年以來,同安法院主動融入社會治理格局,暢通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間的有機銜接,促進糾紛解決的理念更新、機制變革,打造出福建省首個集普法宣傳、糾紛調處、巡迴審判、司法協助的全流程基層三級解紛平臺:訴非聯動中心—睦鄰微法庭—睦鄰驛站,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揭牌成立睦鄰微法庭。同安法院供圖

“始於厝邊,止於睦鄰,構建和諧鄰里關係,讓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是設立‘睦鄰微法庭(微驛站)’的初衷和願景。”同安法院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睦鄰微法庭(微驛站)成立至今,累計受理糾紛800件,促進470件糾紛有效化解,調解成功率達58.75%,“以調促審、調審分離的訴源治理雙軌制逐步建成,訴源治理成效顯著。”

以舊案消潛案:巧用普法去民衆“憂心事”

“物業不把隔壁的違章雨棚拆了,我就不交物業費!”庭審上,被告某小區業主情緒激動地說道。

其實,類似這樣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並不鮮見。作爲當事人矛盾最容易激化的案件類型之一,物業公司與業主經常就法律規定、案件事實等爭吵不休,且通常案結卻事未了。

舉辦“物業糾紛二級普法活動”。同安法院供圖

爲有效破解上述“頑疾”,今年4月,同安法院睦鄰微法庭開創了“遞進式”的精準普法新方式,即先利用司法數據,精準定位近三年轄區頻發糾紛所涉物業公司,進而召集相關物業公司、轄區業委會主任,在祥平街道舉辦了“物業糾紛二級普法活動”,對訴訟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普法宣講,最後委託上述主體領取《常見物業糾紛維權普法手冊》,對所服務的小區業主進行傳遞式宣講。

“通過這種方式,傳統的‘一對一’普法進化成‘一對一對N’模式,顯著提升了宣講的深度、廣度與成效。”同安法院工作人員介紹,數據顯示,僅這場物業宣講普法,惠及的人數就涉及八個小區、30000餘名業主,“充分體現了‘四兩撥千斤’的司法能動性。”

居當地化訟案:善用調解了民衆“糟心事”

近日,在同安區睦鄰調解員陳英明家中,老陳用閩南語向同村的吳伯和張嬸繪聲講述着“六尺巷”的故事。最終,在“淋茶講古”的氛圍下,通過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因龍眼樹而引發矛盾的兩人達成了和解,並解決了糾紛。

聘任特邀調解員。同安法院供圖

原來,約二十年前,吳伯在自家院落種植了三顆龍眼樹。在他悉心栽培下,龍眼樹長勢喜人,部分樹枝悄悄越出籬牆外,伸進鄰居張嬸院子裏,擋住了張厝的採光。張嬸找到吳伯,要求其刈除出界的龍眼樹、恢復採光,但吳伯辯解說,龍眼樹已經種了有二十年,張嬸的厝去年才建,“事情總有先來後到,憑啥說砍樹就要砍樹”……二人協商不下,一路爭吵找到了睦鄰調解員老陳。

瞭解事情原委、聽取雙方意見後,老陳從二人“同宗同親”入手,先拉家常後論法理,逐漸解開了雙方“心結”。期間,老陳向兩人講述了“六尺巷”的故事,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勸服了兩人同意各退一步:吳伯刈剪過長的龍眼樹、張嬸在院牆外築起籬笆,修建一段安全隔離帶。

睦鄰微講堂開班。同安法院供圖

“充分發揮睦鄰調解員作用,可有效化解鄰里糾紛,避免鄰里不和甚至鬧上公堂,法院也實現了訴源治理的目的。”同安法院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在睦鄰微法庭架構下,同安法院還成立鄉土特色調解人才庫,庫內現有睦鄰調解員共61人,均由轄區內四鎮四街道的鄉賢、村鎮調解員擇優選拔產生。這些睦鄰調解員深諳當地鄉情民俗,他們主動走出去、沉下去,利用鄉音、鄉土、鄉味等“三鄉優勢”對轄區內發生的糾紛就地及時有效進行化解。

據統計,鄉土調解人才庫成立以來,就地化訟559件,涉及標的1391萬餘元,糾紛平均解決週期18.19天。

設驛站審類案:就地開庭化民衆“急心事”

利益之爭,同行易成“冤家”。對於行業內頻發、易發、急發糾紛,如何進行高效化訟?同安法院也進行了一番探索實踐。

在同安法院轄區裏,坐落着佔地258畝、年交易量150萬噸以上、入駐商戶600餘家的閩南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以往,物流中心因爲蔬菜買賣、物流倉儲、廠房租賃等環節發生的糾紛不斷,但近來這類糾紛大爲減少。

巡回法庭及時止爭釋紛。同安法院供圖

這得益於同安法院探索設立了睦鄰果蔬驛站,實現了既快速解決糾紛、保證果蔬供應鏈條有序流轉,又讓案件充分發揮宣傳示範作用的良效。據介紹,驛站是睦鄰微法庭的下級平臺,成立於今年7月27日,主要功能是“巡迴開庭、以案普法”:場內一旦發生糾紛,由驛站調解員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立即通知駐點法官就地開庭,並組織場內商戶現場旁聽。

今年8月,受果蔬市場檔口老闆蘇先生委託,老趙從山東聊城運送一批包菜來廈。時值酷夏,爲保證包菜新鮮不腐,貨載箱本應保持24小時低溫運作。然而,爲節省油費,老趙每隔幾個小時就把貨載冷藏空調關閉。抵達廈門時,包菜因溫差變化太大導致菜心完全腐爛。爲此,蘇先生拒付菜款及高速路費、油費。

不得已,老趙來到睦鄰果蔬驛站求助。驛站調解員瞭解事情原委後,當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期間,調解員先從法律角度批評老趙的違約行爲,又從人情角度引導蘇先生體諒貨車司機的不易、運輸路途的艱難、果蔬異地批發的天然風險……經過六個小時的“拉鋸調解戰”,蘇先生支付了3000元運費,老趙也賠償了8000元的貨款損失。

以巡回法庭模式,深入鄉村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同安法院供圖

“果蔬批發流程衆多,批發、倉儲、運輸、買賣、租賃,每個環節都存在不同的法律風險。”同安法院工作人員說,睦鄰果蔬驛站通過延伸司法觸角,精準對接了羣衆的解紛需求。而成立至今,同安法院共下沉開庭3次、發佈各類模板合同12份,組織旁聽人員83人次。

漫雲端調類案:雲上調審解民衆“煩心事”

距離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已經過去大半年了,開發商卻遲遲未通知收房,衆多業主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討說法、催交房,力求維護自己的權益……近期,同安一樓盤業主遭遇了這件煩心事,而因收房權利受到損害,92名業主率先訴至同安法院。

睦鄰微法庭團隊獲悉後迅速介入瞭解詳情。他們分工協作,開展實地調查,耐心聽取雙方訴求。然而,因案涉當事人衆多,一時間無法協調統一到庭。爲方便羣衆、高效化解矛盾,睦鄰微法庭團隊根據系列案件的特點研判,採取了“雲上睦鄰”的線上調審模式,由睦鄰調解員事先聯繫類案當事人,利用線上調解平臺,統一時間進行“雲端調審”。最終,成功促成88戶業主與開發商達成調解協議。

開展“雲上睦鄰”線上調審,提高庭審效率。同安法院供圖

“傳統的‘一案一庭’的操作模式,不利於提高庭審效率。”同安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爲此,同安法院睦鄰微法庭積極作爲、主動創新,針對類案率先推出“雲上睦鄰”的線上調審模式。該模式自運行以來,通過線上調解平臺曾在2小時內成功調解38件物業服務合同系列案件、15天調解88件商品房逾期交房系列案件……“採用雲上調審新舉措,不僅實現了‘當事人足不出戶解紛化訟’的司法便民初衷,還大大提高了調紛止爭的效率。”(餘乃鎏 王興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