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債券市場波動加劇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淨值下跌,甚至出現贖回潮,包括以穩健普惠爲核心的養老理財也出現單位淨值“破淨”。同時,也有養老理財逆風而上,在四季度仍保持超過平均業績的優勢。

據統計,10家試點理財公司目前已發行49只養老理財產品,規模合計1000億元。隨着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投資者該如何選擇養老理財產品?

養老理財收益分化

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12月2日,全市場處於存續期的公募理財產品中(剔除無淨值數據的產品),超3500只產品的單位淨值小於1元。

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理財產品實時反映出當前市場的資產價格,受近期債券市場利率快速走高的影響,部分理財產品淨值出現短期波動。

招銀理財表示,受債券市場因素影響,招銀理財部分理財產品亦出現一定贖回,在近千隻產品中,僅有極個別產品贖回比例較高,這種情況過往也曾間或出現。從公司整體產品運作情況看,這些產品贖回對招銀理財投資運作影響較爲有限。同時,公司產品流動性資產比例顯著高於監管規定水平,產品兌付有充足的保障。

即使是以穩健作爲賣點的養老理財產品,同樣出現“破淨”的情況。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 11月28日,51只存續的養老理財產品(理財產品不同份額分開統計)當中,有25只養老理財產品近 1個月單位淨值增長率爲負。截至11月25日,單位淨值“破淨”的養老理財產品有9只,其中,農銀理財、招銀理財、中郵理財、建信理財各2只。

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所有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三季度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爲4.48%,高於市場平均水平0.35個百分點。由於四季度以來股市持續震盪,截至目前,四季度養老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明顯下滑,僅爲2.55%,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養老理財試點範圍擴大之後,養老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逐漸增多,憑藉着較高的業績比較基準受到廣大投資者青睞。不過,由於今年股市表現低迷,債市也遭遇震盪,養老理財產品的整體投資業績並不理想,很多產品都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融360數字研究院表示。

“養老理財產品在市場行情整體平穩時的收益有明顯優勢,但部分產品在應對市場行情波動時的收益穩定性有所欠缺。”普益標準表示。

數據顯示,自養老理財試點開展以來,截至目前,養老理財產品已發行49只,規模合計1000億元。投資者以中年人羣爲主,也有不少年輕人蔘與購買,40歲以下投資者佔比近1/4。養老理財的收益表現也出現分化,截至12月1日,有20只養老理財產品今年以來最大回撤小於0.1%,其中有13只養老理財產品今年以來最大回撤爲0,部分養老理財產品在經歷今年股市債市大幅波動後淨值仍逆市上漲。比如,光大理財發行的“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8”仍保持良好的業績表現,截至目前,四季度以來年化收益率均值達5.91%。

如何選擇養老理財產品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最要緊的是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名實相符、運作安全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通過優化大類資產配置,設立收益平滑基金和風險準備基金,爲不同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的羣體,提供相匹配的養老金融產品。

面對市場上各種養老產品,投資者可以按照哪些標準進行選擇?普益標準表示,產品實際收益表現並不一定與其業績比較基準完全相符。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養老理財產品時,應當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具體而言,需要明確自身養老投資需求、未來資金情況、風險偏好等因素,重點關注產品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等方面,不要盲目跟風,同時也要避免僅關注產品收益水平。

同時,收益率與穩定性二者不可兼得。相對來看,債權類資產的穩定性較高,在股市低迷期,債權類資產配置比例高、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低的養老理財產品收益更加穩健,但也很難拿到較高的投資收益。

此外,投資者應關注養老理財產品過去的淨值變化和表現,對該產品的配置風格有明確認識。“養老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異不大,絕大部分都是5年封閉期,且大部分都是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但就算投資風格類似,產品的收益波動差別也會較大,投資者可重點觀察理財公司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歷史淨值波動情況,以及定期披露的資產配置情況。”普益標準表示。

11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啓動實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居民可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保險、養老基金產品。

目前,養老理財存在產品同質化等問題,相比較其他養老金融產品,養老理財的核心競爭能力並不突出。因此,業內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賬戶開啓之後,未來養老理財產品的形式可能更加豐富,在期限、投資風格、資產配置方面更加多樣化。

對此,業內人士認爲,理財公司的下一步應是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開發設計養老理財產品時,應更多關注和考慮居民的實際養老需求,在投資期限、流動性支持、風險保障、投資策略等方面尋求更多創新。

“另一方面,理財公司應持續提升自身投研能力,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配置比重,在回撤可控的前提下,增厚養老理財產品的收益,在混業競爭市場中建立和鞏固比較優勢。”普益標準表示。

(國際金融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