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橫琴報道

12月1日下午,作爲首屆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主題分論壇之一,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金融助力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擁抱新金融 逐夢大未來”論壇在珠海橫琴隆重舉行。

在主題爲“灣區資本力量,服務‘雙循環’”論壇圓桌對話環節,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會長單位代表黃獻軍,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郝必傳,珠海隆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麗婕,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副行長張瑩,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范家文則結合各自在廣州、珠海、澳門等地的觀察與實踐,將自己對大灣區資本市場發展、金融機構如何爲灣區提供高質量投融資服務、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資金融通和資源配置功能賦能實體經濟、加快澳門現代金融體系發展、推動兩地金融與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等議題進行了分享與討論。

首屆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指導,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廣東省商務廳主辦,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南光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承辦。 作爲經中央批准的全國首家全媒體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是論壇聯合承辦方。

大灣區金融多元化協同發展格局初見成效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發佈實施,其提出的“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成爲大灣區金融業的關注重點。

2021年9月,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方案”),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內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大灣區內的銀行、創投等不同金融業態的聯動協同情況如何?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發展建設情況如何?圍繞上述問題,來自大灣區金融業的代表進行了深入探討。

作爲本土私募機構代表,珠海隆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麗婕認爲,目前合作區創投企業呈現出穩妥、有序、增量發展的特點。

她表示,“近兩年橫琴創投機構數量不斷增加,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和合作區的創新氛圍。合作區不斷推出各項利好政策支撐,吸引了大量的優質機構齊聚合作區發展;作爲創投機構,通過爲企業注入資金的力量,賦能企業穩步發展;進而吸引了更多人才和資金湧入合作區。投資機構爲拉動本土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支持本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作爲國資背景的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郝必傳則認爲,合作區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創投機構,逐漸成爲了創投機構的熱門聚集地。這得益於橫琴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也得益於橫琴開放包容的市場經濟環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這也爲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投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借鑑。

據郝必傳介紹,目前廣州產投正在推動設立1500億元產業母基金和500億元創投母基金,其中創投母基金將通過與國際國內優質創投機構合作,設立系列的創投子基金,力爭打造近2000億元的創投母子基金集羣,以高精尖領域或硬科技前沿領域初創型實體企業和未來產業項目爲重點投資方向,深度參與大灣區投資。

郝必傳建議,國有創投機構應繼續完善決策授權、激勵約束、監督考覈等制度,鼓勵投早、投小、投創新。

作爲澳門最大的本地註冊銀行,工銀澳門則利用多牌照的金融優勢及境內外聯動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現代金融建設的發展。今年11月,工銀澳門全資子公司工銀(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獲批成爲澳門首家可開辦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並已報備了第一批私募股權投資產品等。

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黃獻軍認爲,“工銀澳門目前是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兩家清算行之一。作爲商業銀行,在澳門債券市場可以發揮投資人、承銷機構、託管人等多重角色。”

新的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的加入、新的金融產業業態不斷創新以及金融互聯互通,都爲澳門資本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范家文認爲,“以債券市場爲例,作爲澳門本地的交易場所,我們積極地在跟境內外的金融基礎設施,如中央結算公司、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及盧森堡證券交易所等進行密切互動,目前已經落地如自貿區債券、盧森堡澳門一站式債券上市等創新產品,爲企業參與澳門債券市場提供多樣的機會。”

作爲在橫琴展業的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副行長張瑩則分享了該行在推動琴澳兩地金融互聯互通的實踐經驗。

張瑩認爲,“內地金融機構一直把橫琴與澳門的互聯互通以及投融資便利化視爲創新機遇。目前,兩地金融機構在創新業務的落地及資金互聯互通投融資便利化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例如,澳門居民可以在澳門辦理跨境按揭在橫琴購房等。”

粵澳協同,灣區金融業大有可爲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多層次的產業結構,傳統制造業與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平衡發展。大灣區高新科技企業、智能製造業上下游產業鏈齊備,這爲灣區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哪些產業將成爲大灣區金融業的重點支持方向?大灣區金融業將如何爲灣區重點產業集羣注入資本力量,賦能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郝必傳認爲,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廣州市提出的“3+5+X”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均是未來的重點投資方向。

“從地方產業投資集團角度,我們更加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領域,以服務城市的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郝必傳說。

崔麗婕則更關注合作區陸續出臺的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這爲生物醫藥大健康類企業打造了全生命週期的支持環境,實現了從落地進駐到產業化全覆蓋。合作區加大了對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在中醫藥領域的‘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政策模式屬於全國獨創等,多層次的政策支撐,推動了合作區存量企業的積極發展,也吸引了全國生物醫藥企業在合作區落戶。”

張瑩認爲,合作區的銀行重點支持方向與一二級市場一致,“未來,我們的信貸資金將繼續在橫琴方案明確提出的四大產業重點傾斜支持。同時我們也將加大與投資機構的合作,爲更多初創型企業提供投貸聯動的加持。我們希望培育、推薦更多優質企業參與到澳門的資本市場裏,促進澳門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

范家文也觀察到了近年來在澳門市場發債的主體企業產業結構的變化。

“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企業參與到澳門的債券市場中。相信更多的新興產業中的主體會逐步來到澳門嘗試離岸金融市場的服務。”范家文說。

而黃獻軍則認爲,未來工銀澳門除了重點支持四大產業及普惠金融和民生建設外,更重要的發展方向將是推動業態的協同、資本的協同及“ONE-ICBC”銀行系統內的全球協同。

圓桌論壇的最後,五位灣區金融業的代表均將對灣區未來的協同融合發展作爲願景展望。

他們表示,推動大灣區金融業在合規監管下有序地協同發展,實現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是《規劃綱要》實施以來灣區金融機構不懈努力的方向。只有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和深度融合,才能充分發揮大灣區的差異化優勢,推動大灣區建設成爲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灣區。

(作者:郭曉潔 編輯: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