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格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亞太地區的總體和平局面還可持續多久?

大國競爭、朝鮮半島局勢有進一步激化的趨勢、臺海局勢在今年也曾一度緊張、南海問題熱度不減……亞太安全形勢走向已經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2022年北京香山論壇專家視頻會將‘亞太的安全穩定與和平發展’設置爲會議的第一節議題凸顯這個議題熱度和關注度,背後也反映了相關的擔憂,尤其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後。” 北京香山論壇祕書處副主任趙小卓大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美國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東亞項目首席主任邁克爾·史文在會上指出,亞太安全問題與和平發展對於目前的亞洲來說非常重要,而我們現在面臨着一些威脅,而且威脅正在變得越來越強,主要的原因是越來越多負面中美之間的互動,在向不太好的方向發展。

面對地區安全風險聚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曹延中在會上拋出了這樣的疑問:亞太地區的安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在持續增加,亞太地區的總體和平局面是可持續的嗎?我們的亞太地區還能繼續保持未來40年的和平嗎?

亞太地區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

地區安全熱點是影響亞太安全形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朝鮮半島、臺海和南海則是亞太地區安全風險聚集最爲突出的地方。

就在會議召開前三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首次公佈了美艦闖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航跡圖以及南部戰區官兵觀察驅離美艦的現場圖。11月29日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裏空軍大校表示,11月29日,美“錢斯洛斯維爾”號導彈巡洋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

首次公佈美艦航跡圖是爲了駁斥美海軍發言人關於美艦“航行自由”的言論。美國海軍發言人在回應美國媒體詢問時表示,“‘錢斯洛斯維爾’號根據國際法進行了航行自由行動,然後,繼續在‘公海自由適用的水域’進行正常行動。”

南海是中美兩軍互動較多的區域,也是一個地區安全的熱點,美國則是影響當前南海局勢穩定的關鍵性因素。邁克爾·史文認爲,美國應該減少在南海海域實施所謂“航行自由”行動,以避免可能加劇地區風險的行爲,“不要在南海問題上產生過度的軍事反應,雙方都要降低這種風險。” 邁克爾·史文表示。

在曹延中看來,亞太地區的安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在持續增加,地區安全的風險在不斷地集聚和上升,這種風險的重要表現就是地區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

近年來,南海問題出現了與其他地區熱點問題聯動的趨勢,比如美艦多次公開炒作穿航臺灣海峽後進入南海活動,或在南海完成任務後返回母港時穿航臺灣海峽。

今年8月,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讓臺海局勢一度緊張,作爲回應,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部隊系列聯合軍事行動,演習區域包圍臺灣島,演習區域是離臺島最近的一次,彈道導彈發射首次跨越臺灣島上空。專家認爲,解放軍演訓多個突破,向“臺獨”勢力和外部勢力發出強烈震懾信號。

在此次會議上,邁克爾·史文直言,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爲,這導致了中國的反應” ,邁克爾·史文指出,美國支持“一箇中國”政策,但同時比較尷尬的是,美國對臺灣進行了相當於同盟力量的承諾,所以導致當前兩岸關係到了岌岌可危、令人擔憂的邊緣,“臺海關係是中美和平雙邊關係建立的最大障礙,甚至可以說是陷阱。”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核心利益,臺灣問題也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但近年來,美國以‘大國競爭’爲導向,調整對華戰略,頻繁打‘臺灣牌’,推高了臺海局勢的風險,非常不利於亞太的安全穩定與和平發展。”趙小卓表示。

除了南海和臺海,朝鮮半島局勢近期再度緊張,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雙方頻繁試射導彈和舉行軍演,互相示強,進一步增加了局勢的風險。

朝鮮外相11月17日就日美韓首腦會談發表談話稱,美國越是執意向盟國加強提供“延伸威懾”,在朝鮮半島開展虛張聲勢的軍事挑釁,朝鮮的軍事應對就會越猛烈。朝鮮外相發表談話後的第二天,朝鮮發射新型洲際導彈“火星”-17,韓國專家認爲,“火星”-17導彈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全境,朝鮮導彈技術取得相當進展。作爲回應,19日美B-1B轟炸機現身朝鮮半島上空,韓國則在22日進行了自主研製的L-SAM遠程導彈防禦系統的首次實彈攔截試驗,該系統被外界稱爲韓國版“薩德”。

“朝鮮半島的局勢非常嚴峻,是一種以強對強的態勢。”韓國世宗研究所理事長、亞太核不擴散和裁軍領導小組副主席文正仁在會上指出。

美國應考慮降低對華競爭對抗性趨勢

過去40年,亞太地區總體上保持了和平穩定,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亞太地區國家在領土主權、海洋權益、恐怖主義和核擴散等熱點頻出。在曹延中看來,“在全球性大國深度介入,甚至操控地區安全形勢的情況下,能夠保持總體的安全穩定這一局面尤爲難得。“這取決於國家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渴求,也取決於地區國家經濟保持的戰略引擎,避免了一些危機衝突,沒有像今天的俄烏衝突一樣,升級爲難以停息的軍事衝突。” 曹延中說。

在“大國競爭”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更加重視聯盟力量,加強聯盟體系,積極組建對立與排他的政治與軍事集團,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美英澳的“奧庫斯”、13國《印太經濟框架》,圍堵、打壓其認爲的競爭對手。在中美競爭背景下,不少美國盟友或夥伴國面臨着選邊站隊的問題,韓國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文正仁坦言,“對於韓國來說現在面臨一個特別難的調整,因爲中美兩國政府之間有衝突,這是一種政治地緣的衝突,而我們也捲入其中,韓國面臨着艱難的選擇,這種情況可以說令人擔憂,導致韓國外交上的兩極分化變得日益的嚴重。”

在文正仁看來,亞太地區應加強合作,而不是組建排他性的集團,推進集體的安全。“尤其要避免所謂文明的衝突,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尊重彼此的不同,並且實現和諧的共存。” 文正仁指出。

邁克爾·史文也持相似觀點,他表示,當前以美國爲首的一些國家致力於打壓中國的發展,中美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但外界不要將其過度升級,塑造成針鋒相對、向極端化發展的態勢,“在我看來,中美雙方當前預期都是更強烈的競爭,而不是更少,因此需要對此進行一個良好的導向,而不是升級競爭。”

在曹延中看來,保持亞太和平穩定的基本途徑就是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和分歧,亞太地區能否保持總體和平,要看各種安全因素如何持續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曹延中認爲,保持亞太和平穩定要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美國如何定義自己在亞太地區安全中的角色和作用,如何降低對華競爭對抗性趨勢;二是亞太地區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盟國,如何定義自己在對華競爭格局中的角色,什麼是符合地區安全和自身國家利益的正確戰略選擇;三是處理爭端和分歧上如何秉持和平、合作、對話協商的精神。探索凍結爭端分歧,管控危機衝突,化解深層矛盾,共護地區安全的地區安全處理,這裏面最關鍵的是如何凝聚爭端凍結的共識,任何一方都不主動採取對抗升級,爲亞太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發展提供解決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