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在能源危機衝擊下,法國工業生產困境正不斷加劇,並不斷誘發多重外溢風險,包括企業與資本外流趨勢日益明顯、能源危機造成的工業生產“高壓”向外貿等經濟領域傳導、暴露了法國工業佈局的長年積弊並再次遲滯轉型發展進程。對此,法國政府也推出多樣化措施緊急“救火”。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真正應考慮的是這場危機爆發的根源究竟爲何,思考清楚爲何多年來每每遇到發展之機卻頻遭“吸血”,拿出自主維護髮展利益、擺脫被迫附庸地位的魄力,才能真正走出凜冬嚴寒。

面對俄烏衝突下能源危機的持續衝擊,以法國爲代表的歐洲主要國家工業部門不斷承壓。一方面,能源價格飆升使企業直接面臨生產與轉型受限、停產甚至破產等風險,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供應鏈緊張、供需失衡等早已使企業疲於應對,脆弱性不斷增加。另一方面,能源危機正深刻影響着法國工業生產的長遠轉型與佈局,政府的系列結構性改革與刺激政策被迫中斷,前期經濟復甦紅利消耗殆盡,多年來工業佈局積弊日益凸顯,甚至跨大西洋盟友也在這一敏感時刻趁火打劫,多層內外因素疊加在能源危機的導火索下集中爆發,使法國工業部門正深深感受着凜冬的嚴寒。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近期表示,電力和天然氣價格上漲正對法國工業構成“重大風險”,能源危機預計將使四季度工業生產減少10%。同時,法國經財部負責工業事務的副部長羅蘭·萊斯庫爾指出,已有約350家陷入困境的企業向法國政府申請援助,而這一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有法國經濟研究機構初步統計,今年年中以來,整個歐洲的能源價格都處於上漲區間,其中電力價格平均上漲了4倍,天然氣價格上漲了3倍,對歐洲工業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特別是以冶金等爲代表的能源密集型行業。雖然法國政府已採取相關措施幫助受衝擊企業,但未來幾個月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法國統計局數據顯示,在能源危機衝擊下,法國工業生產困境正不斷加劇,在經過8月份的短暫反彈後,近期再次出現萎縮,半數以上工業企業面臨供給難題,能源支出增加2倍至3倍,冶金、鋼鐵、水泥、石化和食品等行業都不同程度面臨成本激增、利潤下滑、生產疲軟等難題。如法國特鋼生產商ASCOMETAL預測,其下屬生產企業2022年至2023年間的電力成本將出現從700萬歐元增加到8000萬歐元的“指數級增長”,因而不得不臨時停止運行。另據法國央行近期對部分企業的調查,工業與服務業領域的企業經營活動雖然在10月份略有增長,但供應困難持續存在,訂單數量仍處低位,很多企業正因能源成本上漲而苦苦掙扎,有35%至40%的企業擔心能源危機未來將帶來更大沖擊。

同時,能源危機對工業生產的衝擊正不斷誘發多重外溢風險。一是能源危機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企業與資本外流趨勢日益明顯。近期,法國航空巨頭賽峯集團表示,如果法國能源價格短期內仍未能有效改善,將重新考慮2024年在里昂附近的“碳制動器工廠”項目,強調“鑑於能源佔生產成本的40%,從經濟上講,繼續在法國生產是沒有意義的”。這並非孤立個案,而是反映出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生產企業面對高位能源成本的真實心態。二是能源危機造成的工業生產“高壓”正向外貿等經濟領域傳導。法國投資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法國整體出口規模爲4390億歐元,同比增長了20%,特別是農業、製藥、奢侈品等法國的傳統優勢部門表現強勁,但能源危機與持續性高通脹環境正不斷侵蝕疫情後初步復甦的外貿部門,甚至將使今年成爲歷史上逆差最爲嚴重的一年。據法國政府此前發佈的預算法案文件預測,今年的貿易逆差或將達到1560億歐元。有經濟學家警告,法國工業領域面臨着“非常高”的不確定性,訂單情況將不斷惡化,2023年或將面臨更爲嚴峻的形勢。從目前能源危機持續時間與規模而言,企業方將成本轉嫁至消費領域的惡性循環將進一步顯現,進而加劇行業競爭壓力與市場爭奪烈度,並繼續向消費、就業等領域傳導。三是能源危機衝擊再次暴露了法國工業佈局的長年積弊並再次遲滯轉型發展進程。一方面,產業空心化、能源對外依賴、供應鏈佈局失衡、優勢行業投資不足、營商環境優化欠佳等都在這場能源危機下被放大、激化,進一步加劇了法國工業在抵禦外部衝擊時的脆弱性,甚至有法國經濟學家大聲疾呼:“法國工業不能再扮演‘撿麪包屑’的角色了,必須推動再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這一輪“非週期性”的能源危機將極大衝擊法國積極推動的能源轉型進程,有經濟學家認爲,“在這場繼上世紀70年代以來更爲嚴峻的、系統性的能源危機下,通過綠色投資改造經濟、創造數百萬人就業,且不對社會造成破壞的願景,已經淪爲童話”。法國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面臨在脫碳承諾、再工業化及能源保障等方面的艱難平衡。

面對能源危機下法國工業部門的持續承壓,法國政府也推出多樣化措施緊急“救火”。一方面,法國政府加大財政槓桿,爲受衝擊企業提供短期財政支持,包括以個性化方案向企業提供融資、債務重組、臨時性補助等,將承擔小微企業等部分電力成本,並對中型企業提供部分援助。另一方面,將繼續在歐盟框架下尋求能源價格的結構性下降,並從根源上推動能源供應多樣化,尋求將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脫鉤等。然而在法國乃至歐洲正疲於應對這場危機的關鍵時刻,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盟友卻再一次不出意外地“趁火打劫”,企圖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再次收割“歐洲羊毛”,打壓歐洲生產競爭力,並大肆掠奪歐洲產業、資本及人才資源。對此,歐洲內部頗爲惱火。有法國經濟學家指出:“美方此舉以所謂‘抗通脹’之名,行‘扭曲競爭、對歐吸血’之實,將對歐洲工業形成強大黑洞效應,加劇歐洲工業困境,這一來自盟友的保護主義大棒使歐洲再次受到沉重打擊。”

面對能源危機激化的工業領域內憂外患,歐洲領導層真正應考慮的是這場危機爆發的根源究竟爲何,思考清楚爲何多年來歐洲每每遇到發展之機卻頻遭“吸血”,拿出自主維護髮展利益、擺脫被迫附庸地位的魄力,才能真正走出凜冬嚴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