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22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以來定增市場的“全景圖”也愈發清晰。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實施的定增已接近300例。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A股定增案例發現,在相關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的定增名單中,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銀集團等諸多知名外資機構不惜提高報價也要搶佔份額。從行業層面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製造領域是外資機構大力佈局的重點。

頭部公司受追捧

“毫無疑問,行業頭部公司更容易募到資金。”某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董祕向記者坦言,那些對所處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定增項目已逐漸成爲主線,吸引着產業資本、外資機構等不斷湧入。

11月27日,雲南銅業披露定增股份上市公告書,包括摩根大通、瑞銀集團等多家機構參與此次定增。據披露,此次發行價格爲8.8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26.75億元,主要用於收購公司控股股東雲銅集團持有的迪慶有色38.23%的股權並補充業務發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購的實質是雲銅集團履行多年前的資產注入承諾。2016年10月28日,雲銅集團出具的完善資產注入和同業競爭承諾函顯示,其計劃於當年內啓動將持有的迪慶有色股權注入雲南銅業的工作。2018年,雲南銅業通過定增募資完成收購迪慶有色50.01%的股權。

通過本次發行,雲銅集團持有的迪慶有色38.23%股權將注入雲南銅業。本次發行完成後,雲銅集團持有的迪慶有色股權將全部注入雲南銅業,有助於雲南銅業控股股東履行承諾。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持有迪慶有色88.24%股權。

記者梳理發現,與雲南銅業類似,不少行業頭部公司的定增名單中出現了多家外資機構組團“分羹”的現象。

雙環傳動10月27日披露的定增股份上市公告書顯示,瑞銀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淡馬錫等明星外資機構雲集。據統計,在13名最終確認的認購名單中,外資機構合計獲配份額佔比超過35%。此外,愛爾眼科、星源材質等公司同樣獲得衆多外資機構“組團”認購。

從行業層面觀察,那些被一家甚至多家外資機構“相中”的定增項目,多數分佈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製造領域。

高性能鋰電銅箔代表企業嘉元科技此前公佈的定增認購名單顯示,摩根大通獲配1.2億元。公司在最近的一次機構調研中透露,公司4.5微米及5微米銅箔產品已向國內部分鋰離子電池廠商批量供貨,其他下游廠商也在積極試用中,待相關條件成熟後導入。

高價搶籌優質項目

“如今,好項目是要靠搶的。”一位長期關注定增市場的投資人士告訴記者,在發展前景廣闊的行業中尋找有話語權的頭部公司並最終與其牽手,這其中的競爭十分激烈,不少參與方不惜提高報價以佔得一席之地。

這種變化源自兩年多前的再融資新規。2020年2月,再融資新規出臺後,相關規則條款明確了對市價定增機制的調整,並通過限售期、審覈效率以及項目通過率等諸多方面的政策傾斜,引導上市公司更多采用市價定增進行直接融資。與之對應的是,存在制度套利空間的鎖價定增,在再融資新規對戰投標準的細化認定後已開始逐漸減少。

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完成實施的定增中,市價定增方案爲195家,鎖價定增方案爲94家,市價定增方案佔比接近七成。

由於市價定增採用競價方式發行,因此在“價高者得”的競爭生態下,優質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便成了“香餑餑”。

“優質的定增項目觸動着外資機構的神經。”上述投資人士表示,憑藉出衆的投研以及資金實力,在搶份額的過程中,外資機構提高報價似乎成了必選動作。

以中鹽化工爲例,11月22日,公司20.22億元定增認購情況出爐。據披露,瑞銀集團以10.48%的獲配金額比例認購2.12億元。在首輪申購報價環節中,瑞銀集團在其中一筆報價中報出了全場最高價14.3元/股,該價格高於最終確定的12.51元/股的發行價。

與之類似,在對安琪酵母定增項目的申購報價中,摩根大通其中一筆41.78元/股的報價成爲全場最高價,高於38.47元/股的發行價。最終摩根大通以1.34億元獲得本次定增9.5%的份額,獲配額在16名認購對象中位列次席。

“背後的本質其實就是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用產業邏輯看待定增,與潛力公司共舞,與新興產業共振。”上述投資人士表示。

交由市場選擇

“A股再融資新規落地已近3年,整個定增市場生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市場選擇屬性愈發明顯。”上海某初創型私募創始人孔維向記者表示,在現行制度下,只要是好公司、好項目就能獲得青睞,而差公司即便低價也發不出來,最終能否成功發行由市場自主決定。

“優質公司的優質定增項目,或對於產業發展形成重大影響的定增項目更容易獲得資本追捧,而那些募投項目質地一般的定增,即便方案順利實施,市場認可度也不會有多高,投資人浮虧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孔維表示。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好項目競爭尤爲激烈,包括外資機構在內的部分投資人在一輪報價結束後,可能黯然離場。

上述提及的安琪酵母便是如此。由公司披露的申購報價單可知,巴克萊銀行、瑞銀集團、高盛等外資機構在報價篩選後無緣此次定增。其中,按照最終確定的38.47元/股發行價,巴克萊銀行僅以0.21元的價差與此次定增失之交臂。

“總之,從近年來再融資市場的實際演變進程中不難看出一些特徵,一是政策對於當前市價定增的審覈更多偏向程序性,讓絕大部分公司的定增項目交由市場審視;二是在‘市場之手’的作用下,有實力的投資機構與優質公司合作,從而篩選出市場真正需要的項目,而這一過程也是對公司以及投資機構的雙向考驗。”孔維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朱曉航)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