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楊宏彬

近幾日來,多家房企負責人都很忙碌,授信簽約一筆接着一筆,股權融資也在陸續進行。但並不所有房企均能沐浴春風,對於部分出險房企,危機仍未得到化解,甚至還在發酵。

12月7日,香港高等法院在聆訊會上向新力控股頒佈了清盤令。對此,新力控股相關人士對外表示,目前並無可公佈的消息,相關信息以公告爲準。

新力控股的清盤呈請是在8月份的時候接收的。8月29日,新力控股發佈公告稱,於2022年8月23日,一份就一隻私募債券(爲其他境外融資安排中的一項)而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已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交。

9月19日,新力公佈了呈請聆訊的時間,是10月26日。此後聆訊又經過了兩次延期,最後一次更新出的聆訊時間,是12月7日。最終,新力還是接到了清盤令。

據香港破產管理署條例,法院發佈清盤令後,會任命臨時清盤人,臨時清盤人將接管該公司,處置可變現資產,如在扣除所有費用和開支後公司的產業仍有剩餘資金,清盤人會把該筆款項攤派給其申索已獲接納的債權人。

當公司的全部資產已變現、有關調查亦已完成,以及攤還債務後,清盤人將提交“免除清盤人職務證明書”,並於提交日期起計兩年屆滿時,解散該公司。

這意味着,張園林或將失去新力這個香港上市平臺。

第二道清盤令

自房企的流動性危機扎堆爆發以來,被提交清盤呈請的房企不少,包括恒大、大發、花樣年、祥生控股、福晟國際天譽置業、龍光等,但尚未進入法院裁決和執行階段。

所謂清盤呈請,是指上市公司因爲各種原因負債過多,出現經營困難,債權人或公司自身可以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法院將進行清盤呈請聆訊,如果呈請獲得通過,法院將會發出強制清盤令,頒令公司進行清盤。

有分析認爲,部分債權人提交清盤呈請並不是真的希望房企清盤,而是一種談判手段,希望藉此給公司施壓,催促房企償還到期債務。如果投資者償還債務的訴求得以滿足,往往會撤銷申請。

如融創收到的清盤呈請,僅是單個債權人的行爲,該債權人持有金額佔比極小,少數投資人發起的清盤呈請很少會獲得法院支持。再看佳源國際,其目前已經收到過3份清盤呈請,其中兩份已被撤回。

不過,連續的清盤呈請之下也有例外。在新力之前,陽光城的境外發債主體嘉世國際也曾收到過清盤令,根據香港法院的清盤令,已經任命香港破產管理署爲任命臨時清盤人接管該公司,處置可變現資產。這一輪行業危機中,新力是繼陽光城之後,第二家被頒佈清盤令的房企。

但由於陽光城被頒佈清盤令的是其境外發債主體,陽光城曾在公告中明確表示,該事項預計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直接影響,不會對公司治理等產生重要影響,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

據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清盤令頒佈與否,主要取決於出險房企與債權人的溝通狀況,法庭更尊重呈請方與被呈請方之間達成的一致,只有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時纔會根據發債協議以及相關法律進行裁決。

清盤背後

今年以來,被債權人提起清盤呈請的房企不在少數,但大多數房企清盤聆訊均獲得多次延期,如恒大、融創、祥生等的清盤聆訊已延至2023年。而陽光城、新力成爲了香港高等法院下發清盤令的少數房企。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對此表示,一方面,如果提請清盤的清盤方,債務比較多,或參與的人數比較多,那麼就涉及到很多信息、合約要捋清,所以相對要花時間。如果只是一個債權人提出清盤,那整件事就會簡單很多。

另一方面,香港法庭也會受到一些壓力,他們在清盤方面有時候也會拖延一下,看有沒有可能給予債權人一個重組和解的機會,這完全由法庭可以控制。但其也指出,房企的清盤聆訊並非可以無限期延續下去。“如果債權能夠獲得很明確的確認,沒有爭議,那麼香港法庭就不能夠持續讓他延遲清盤。”

值得一提的是,房企的經營情況,是其與債權人談判的籌碼,多數清盤呈請獲得延期的房企,都一直在努力推進債務重組,但新力在幾次延期後還是無法避免清盤。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而言債權人和法院同意房企清盤聆訊延期,很多還是希望並支持企業債務重組,以期成功後儘可能收回投資本金和利息。而如果債權人最終選擇“殺雞取卵”,堅決要清盤企業,可能還是因爲企業給他們的信心不夠。

新力地產是張園林在2010年所創立的,起步雖晚,但發展卻神速。僅用了10年時間,新力就已進入千億陣營。

爲了衝擊千億,新力採用“120天啓動開發、180天達到預售標準”的高週轉開發模式。高週轉下積藏了巨大風險。去年9月份,剛跨過千億不久的新力,爆發了流動性危機。2021年9月20日午後,新力控股股價突然暴跌,跌幅超90%,當日下午股票暫停買賣,當天總市值蒸發123億港元。

一個月後,新力控股公告,公司沒有充足財政資源用於償還10月18日到期應付的2.5億美元債本金及利息,正式官宣暴雷。

在遭遇流動性危機時,房企掌舵人一般都會親自出面,與債權人積極溝通,也會在市場上建立信心。但新力陷入危機後多有沉寂。

迄今爲止,新力控股只刊發了2021年中報,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中報均無法按時發佈,原因是,集團財務報告單位人員短缺,公司財報職能無法正常有效運作。因此,其具體債務情況也無法讓人知曉。

目前,新力依舊在更新着銷售數據,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十個月,新力地產合同銷售金額約31.37億元,其中2022年10月份錄得約4.21億元,分別同比下滑96.08%及48.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