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隨着食品、能源、交通和住宿等必需品價格持續飆升,大多數國家正經歷着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通脹水平。目前通脹峯值似乎已經指日可待,但經歷過通脹的苦楚之後,緊接着的衰退料將更加讓人感到折磨。

在新冠大流行爆發之後,各國政府和央行推出了各種寬鬆的金融政策,數以萬億計的美元讓處於封鎖狀態的企業和家庭得以維持運轉,但它也前所未有地破壞了供需平衡。

到了2021年,在勞動力短缺、供應鏈中斷和主要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通脹開始一路狂飆。未曾想,到了今年2月份,俄烏衝突又爆發了,西方對俄羅斯這個主要石油天然氣出口國的制裁進一步推高了能源價格。

通脹之苦

兩位數的通脹也被稱爲“窮人稅”,因爲它對低收入人羣的打擊最大,加劇了世界範圍內的不平等。較富裕的消費者可以依靠積累的儲蓄,但低收入人羣則難以維持生計,越來越多的人依賴食品銀行。

據蓋洛普近日發佈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55%的美國受訪者表示,正經歷着通脹帶來的經濟困難,這一比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45%;有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面對的經濟困難已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在低收入受訪者中,有28%的人表示“曾經歷嚴重的經濟困難”。

隨着整個北半球進入冬季,燃料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這將給人們帶來更大的負擔。生活成本問題也主導着富裕國家的政治,美國總統拜登認爲通脹仍是政府的首要任務。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計劃擴大預算,解決歐洲能源危機帶來的問題。

當然,相較於處境艱難的發達經濟體,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崩潰了,它們正在考慮如何解決喫飯的問題。從海地到蘇丹,從黎巴嫩到斯里蘭卡,不斷飆升的食品價格正在加劇這些貧窮國家的苦難。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估計,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飛漲的食品、燃料和化肥價格已使全球7000萬人接近飢餓狀態,該組織稱之爲“飢餓海嘯”。如果人們不採取行動,到2023年,目前的糧食價格危機可能發展爲糧食供應危機。

前景更趨黯淡

世界各國央行已開始大幅加息,以冷卻需求和抑制通脹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到2023年底,全球通脹率將降至4.7%,略低於目前水平的一半。

各國也在尋求實現經濟“軟着陸”,即在沒有房地產市場崩盤、金融市場暴跌、企業大規模破產或失業率飆升的情況下實現通脹降溫。但事實證明,在過去遭遇高通脹時,軟着陸是非常難以實現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均認爲,加息帶來的後果可能會非常苦澀,經濟衰退似乎已經不可避免。最重要的是,圍繞俄烏衝突、政治動盪等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都居高不下。

IMF表示,全球經濟前景愈發黯淡,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不斷走弱的經濟指標預示着未來的更多挑戰。“簡而言之,最糟糕的時刻還未到來,對許多人來說,2023年將會更加艱難的一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