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500億元特別國債即將到期,爲此財政部發行同樣金額特別國債,來償還舊債,屬於常規定向續發操作,對流動性和經濟本身影響不大。

繼2020年爲應對疫情衝擊,財政部發行了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後,今年特別國債再次重現江湖,引發關注。

12月9日,財政部網站公開了《關於2022年特別國債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稱爲籌集財政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特別國債。本期國債爲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面值7500億元,發行日期爲12月12日。

受疫情等衝擊,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支矛盾加大,今年來關於發行特別國債來提振經濟的呼聲較多。此時財政部選擇發行7500億元特別國債,引起了投資者關注。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這次的7500億元特別國債並非新增資金,而是用於償還2007年發行今年底到期的特別國債,其實是借新還舊,整體上對流動性和經濟本身影響不大。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也告訴第一財經,此次7500億元特別國債,是用於償還2007年發行今年到期的7500億元特別國債,屬於借新還舊。

特別國債是指爲服務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項目而發行的國債。與普通國債不同,特別國債不納入一般公共預算,其發行不影響赤字規模和赤字率。不過,“特別國債”仍屬於政府債務,需按照國債餘額管理制度列入年末國債餘額限額。

截至目前,中國發行過三次特別國債,第一次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1998年,爲了改善銀行資本金不足問題,財政部向四大國有銀行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用於補充四大銀行資本金。

第二次則是爲提高外匯資產運營收益,適度對沖增長過快的流動性,2007年財政部分批發行共1.55萬億元特別國債,向央行購買外匯儲備及中央匯金公司股權,成立中投公司。其中,一期7500億元特別國債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而此次發行的特別國債籌資7500億元,正是用於償還前述2007年的到期債務。事實上,2017年財政部也採取了類似方式來借新還舊。

根據上述《通知》,此次7500億元特別國債,將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境內有關銀行定向發行,人民銀行將面向有關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這一定向續發方式符合市場預期,不會增加流動性,對資金面實際影響有限。

第三次特別國債,則是爲了應對2020年疫情衝擊,財政部發行了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和補助地方疫情防控支出。

今年受疫情衝擊超預期,疊加大規模退稅減稅、樓市土地市場低迷等影響,今年廣義財政收入出現明顯下滑,而剛性支出不減反增,財政收支矛盾加大。因此,部分專家建言今年繼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不過,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今年國家並未發行新增特別國債,而是通過新增7000多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動用5000多億元專項債存量額度等方式,來支持重大基建項目融資,以擴大有效投資穩經濟。

關於明年是否會發行特別國債,市場人士仍有期待。

高瑞東認爲,在地方債務擴張約束下,2023年地方加槓桿空間有限,主要靠中央來加槓桿。但考慮到2023年仍有較強的穩增長訴求,重大項目的繼續建設需要財政資金的可持續投入,不排除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以彌補地方財政的資金缺口,預計特別國債的規模可能在1萬億元左右。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其中,會議明確了明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接受第一財經專家普遍認爲,明年財政赤字率會比今年(2.8%)有所提高,預計會突破3%。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依然會維持在3萬億元以上的高位。

羅志恆認爲,明年是否會新發特別國債,取決於如何具體落實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方式。根據“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要求以及明年經濟形勢需要,明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缺口可能在6萬億元左右,這可能通過一般國債、地方一般債、地方專項債去彌補,也可能通過長期建設國債彌補,所以是否叫特別國債倒不是問題的核心。

“明年我們將面臨外部的逆全球化、全球經濟下行引發的出口下行,內部將面臨房地產風險等問題,所以擴大內需是重中之重,財政必須更加積極作爲。”羅志恆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