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龙骨,才是肝囊肿真正的扫地僧!本该人尽皆知的东西,唯独患者还被蒙在鼓里!

今天早上,医馆来了个患者,说,“大夫,你还记得我吗?”

我说,“记得,咋可能不记得,你当时找我看肝囊肿,因为我给你开的方子里面,有一味酸枣仁,你就问候了我的家人”。

他说,“你咋还记仇呢”。

我说,“你今天来啥事儿?”

他说,“我今天来是专门感谢你的,我当时回去后,又看了俩中医,但是没啥效果,可是我又不想去穿刺,怕复发,后来就想着你那个方子,也就几味药,哪怕没有用,也花不了几个钱,结果,2个月后我去复查,肝囊肿没了,而且到现在也没复发”。

他接着说,“我今天来找你,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说,“啥事儿?”

他说,“不瞒你说,我儿子他是个西医,肝病科的,你看你每个月能不能给他推荐一些肝囊肿的患者?你放心,不会让你吃亏的,推荐一个给你300”。

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说,“你要是觉得少的话,你倒是还个价啊”。

我说,“别说1000,你就是给我一个亿,我也不会同意”,然后我就把他赶了出去。

我的老师一辈子才算是过得憋屈,活了几十年没享着什么福不说,成天为病人操碎了心,临终之后连个办葬礼的钱都没有,还是我东拼西凑借钱为他办的。

老师生前,常常对我说:身为医者,不论是贫穷富贵,患者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抛弃了患者,把那些身外之物放在了第一位,那从此时起就不配为医了。

这个肝囊肿,中药治的话,轻点的一百左右,严重些的也就三四百,但如果去看西医,少说也得几千吧,还不一定能断根。

你说,但凡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医,能干的出这事儿吗?

好了,下面来说说我当时开的啥方子吧:

肝囊肿方:附子、肉桂、酸枣仁、龙骨、甘草、茯苓。

它的奥妙是啥?

经常看我文章的,应该都知道,阳化气、阴成形,所谓的肝囊肿,就是阳气不足了,这啥意思?

意思就是说,肝里面的阳不足了,痰湿、淤血、寒气等,就会凝结,形成肝囊肿,这就是阴成形,当肝里阳气足了,这些凝结成的肝囊肿,就会自己融化,这就是阳化气。

所以,我才用了附子、肉桂来温阳,甘草是制约附子毒性的,茯苓呢,它可以利水,可以让化开的瘀血、痰湿等,从膀胱而走,关键是酸枣仁、山药,它俩的作用是啥呢?

因为附子、肉桂是扶阳点火的,就像把一个油灯用火点起来,如果这个油灯的灯油不够的话,那么你点火就会把这个油灯给耗干。

所以我用酸枣仁,来添灯油之用,这样点起火来,才能生化无穷,源源不竭。张景岳也说过,“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附子、肉桂之类的是阳火,而酸枣仁就是阴油,用阳药一定要配阴油,就像点灯一定要配灯油一样,这也是用药的一个窍门。

而附子配龙骨,就是把火收入肾中命门去,不让浮火散烧,调小灯火,节约灯油,防止过度消耗。

自古以来中医都是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但西医更像是为有钱人看病,在医院的日子,显然是中医被西化,而不是所谓的结合。医者仁心也,医术仁术也,短短十个字,一百个医生,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