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週報-時代在線

“財富管理行業是一個充滿預期和挑戰的朝陽行業,它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我。”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馬守斌如是說道。

2003年,馬守斌進入銀行,十幾年的工作經歷讓他除了獲得專業的金融知識培訓和豐富的客戶維護經驗之外,還看到了市場發展變化——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已經無法全部滿足高淨值人羣的個性化、專屬化投資需求。

中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高淨值人羣在快速崛起。根據胡潤研究所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高淨值人羣數量僅爲6.35萬人,到了2022年,擁有千萬人民幣家庭淨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已達206萬戶。

在此背景之下,財富管理行業應運而生。海銀財富2006年成立於上海陸家嘴,經過17年的深耕發展,目前在內地88座主要城市先後設立了178家財富中心,同時在中國香港、歐美等地均設有分支機構。

爲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專業性和獨立性,爲高淨值人羣提供專屬化、個性化的獨立財富規劃解決方案,2015年,馬守斌正式加入財富管理行業,並選擇加盟海銀財富,見證海銀財富的成長。

通過海銀財富高級副總裁馬守斌,可以瞭解到海銀財富是如何在國內外知名金融投資機構之林,尋找發展新機遇,通過“一體兩翼”戰略部署成爲國內財富管理行業佼佼者。

緊跟國家戰略發展步伐,整合大灣區優勢資源

2020年,海銀財富結合全國不同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並制定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即在總部上海之外,成立兩個副中心區域,一個是京津翼,而另一個就是大灣區。

海銀財富選擇在大灣區設立副中心,與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相呼應。

自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啓動後,國家及當地政府均在發力支持該區域的金融發展。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要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國際金融樞紐,並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今年6月,繼《廣州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理財和資管中心實施方案》出臺之後,廣州正式啓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在馬守斌看來,這體現了廣州市政府以及金融管理部門對於海外跨境投資領域的洞察和前瞻,未來也會大力引導和推動該領域專業機構的成長和發展;關於機構准入、門檻設定、業務合規管理,後期將會出臺一系列辦法;最終目的是在合規的前提下,推動並滿足高淨值客戶跨境投資理財及資管的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大灣區也是財富管理行業的“潛力區”。

根據胡潤百富與中信保誠人壽聯合發佈的《2022中國高淨值人羣家族傳承報告》顯示,不同層級的高淨值家庭戶數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千萬淨資產的“高淨值家庭”達到206萬戶,而廣東的家庭佔比最高。在此之下,大灣區投資理財的需求也在全國領先。

馬守斌告訴時代財經,海銀財富大灣區副中心包括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海南三個省份。這些省份的沿海城市發展快,比鄰粵港澳,客戶投資的市場化程度高,金融信息及投資渠道非常豐富,與內地客羣的需求有着較大的差距,區域特色明顯。

“可以說,海銀財富大灣區副中心的成立,就是爲了更好的運用國內外的投資資源和先進的國際化運作手段,爲投資人提供好的專屬化財富管理方案。”馬守斌說道。

決定設立大灣區副中心後,該副中心總部城市的選擇也是頗費周折。馬守斌回憶道,當時設立總部的候選城市有三個——廣州、深圳、海口,每個城市均有各自獨特的優勢,難以取捨。

但經過諸多維度考量後,海銀財富最終決定將深圳作爲大灣區副中心總部——比鄰香港,與海銀財富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海銀國際隔海相望。

對於選擇深圳的理由,馬守斌提到兩點:第一,深圳本身是國家設立的粵港澳大灣區領頭城市,相當於火車頭;第二,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有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

“從我們(深圳)辦公室到香港,只需40分鐘,有利於業務往來互通高效。同時深圳關於跨境和資管業務的政策比較適合我們的定位,更好服務高淨值客戶的海外配置需求。”馬守斌解釋道。

“財富”“健康”兩手抓,打造健康財富新藍海

2021年,海銀財富大灣區副中心正式命名併成立,同年,海銀控股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作爲國內最早一批進入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的公司,海銀財富步入新階段,思考大灣區副中心在未來業務佈局發展方向。

在財富業務方面,馬守斌提到,目前海銀財富大灣區副中心開展業務的優勢主要在五方面: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創新模式先行先試;突出家辦業務和海外業務,配置專屬化的資源和服務;引入國內外頭部一流資管機構;與海外機構的頻繁聯動。

所以,在優勢加持之下,持續打造多元化業務、加大家族辦公室服務的開展和佈局、進一步提升超高淨值客戶的個性化和專屬化的區域服務成爲海銀大灣區財富業務的發展方向。

在夯實財富管理主業的同時,海銀還佈局高端健康領域。

馬守斌告訴時代財經,目前做財富管理的國內外機構,關注資產配資的科學化和未來效果居多,但涉及健康理念的機構寥寥無幾。

在他看來,目前財富自由的高淨值人羣,除了關注企業和家族發展之外,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畢竟,健康是1,財富是1後面無數的0。沒有健康,所有的財富也無從談起。”

事實上,高淨值人羣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在顯著上升。近日,保柏環球發佈的《2022年高淨值人羣身心健康調研報告》指出,在工作壓力加劇的當下,高淨值人羣更加渴望得到包括心理健康在內的全方位健康支持。而中國近9成高淨值人羣注重健康計劃,包括私人醫療保險、付費健身等。

爲滿足高淨值人羣“財富”和“健康”核心需求,海銀在業內率先提出“健康財富平衡發展”的概念,搶先佈局健康領域,在爲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的同時,打造健康財富這一行業新藍海。

爲打造海銀健康財富這一新“護城河”,海銀控股通過直接收購行業領先的醫療健康管理機構,獲得成熟的經驗和資源,來構建醫療健康產業鏈。

目前,海銀已擁有多家坐落在北京、上海、重慶的高端體檢與健康管理服務中心,以及國內外一流的技術、設備、專家及服務資源,具備包括高端體檢、私人醫生、慢性病管理、重大疾病預防在內的一站式全流程健康服務體系,能很好地滿足客戶提供基於“全生命週期”的健康需求,爲超14萬的潛在高淨值客戶提供健康業務。

隨着“共同富裕”目標的逐步實現,富裕人羣規模將不斷擴大,海銀財富將乘上市之勢,對標國際一流的機構和資源。“我們不僅會做好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還要成爲客戶身邊的‘金融家’和行業發展的‘引領者’。”馬守斌充滿信心說道。

連接內外的橋頭堡,搶佔萬億市場

知己知彼,方能立足於強林之中。

多年的從業經驗,讓馬守斌看到了國內財富管理機構之間的差異:外資行主要並擅長境外業務,由於進國內時間較短,境內人民幣業務的服務相對薄弱,而這恰恰是專業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強勢所在。

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海銀財富兼顧海外市場,堅持“業務走出去、資源引進來”戰略,即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優質的資源與機遇,向全球市場充分展示中國機會的同時,也與全球客戶一起共享世界機遇。

“作爲一家上市公司,海銀的業務發展備受關注,不僅要對客戶負責,更要對投資人和股東負責。”馬守斌表示。

據瞭解,海銀大灣區所轄27家分公司,10家家族財富辦公室;成員接近300人,80%以上來自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管理資產規模近百億。由於業務發展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高,大灣區成爲海銀財富連接內地同海外市場的橋頭堡。

那海銀財富如何發揮“橋頭堡”的優勢,賦能“業務走出去、資源引進來”戰略?馬守斌給出了答案。

首先,大灣區副中心的戰略落地和實施,就是要充分發揮出深圳的區域優勢和政策優勢,由海銀專業的海外服務機構——海銀國際的專業團隊,提供標準化和專屬化的投資建議和規劃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其次,海銀積極與中國香港及海外金融機構合作,搭建在政策範圍內合法合規的業務合作模式和服務模式,爲海銀公司的發展以及客戶的需求,引進先進的海外理念和專業機構,做好境內外資源的整合,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和公司的長遠發展。

隨着居民財富管理意識的逐步提高,資產配置需求日益多元化,財富管理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時期。根據畢馬威預測,2025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萬億美元。中國國內市場,仍是一片有待挖掘的藍海。

馬守斌判斷,未來高淨值客戶的家族財富管理方向,會邁進真正家族傳承式、財富管家式的服務模式,“就像影片中常看到的,在歐美的某些家族,幾代人都使用同一個機構做資產管理,甚至是用機構的某個人及其家人爲他們做資產管理。”

不過,這片藍海市場的挖掘亟需機構人才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馬守斌補充道,專業的機構和人才能爲廣大投資人做好專業化的金融服務;而政府和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可以進一步規範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方向,向好發展。

財富管理人才隊伍在快速擴大。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證券行業登記從業人數爲35.98萬人。從人員增長來看,2021年證券公司總部的財富管理業務平均人數爲49人,佔比不到3%,但人員增長率已達28.92%,遠高於2020年的9.39%。

“對財富管理的未來,我們充滿希望。”馬守斌堅定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