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近日,趣睡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致力於打造全場景多品類的產品矩陣,積極探索戶外露營場景的家居系列產品,目前在研發及銷售的戶外產品有天幕、充氣帳篷、戶外休閒充氣沙發、 摺疊露營車、車邊帳、戶外桌椅等產品。

據公司財報介紹,趣睡科技當下的業務涉及傢俱、家紡等家居用品,產品包括牀墊、枕頭、被子、沙發等家居用品。從產品品類來看,趣睡科技當前的產品與戶外用品確有一定共通之處,開發戶外用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拓寬公司產品覆蓋的使用場景。

然而,開拓新的產品品類卻並非是趣睡科技在當前業務發展有餘力的情況下做出的舉措。實際上,不論是業績表現還是上市之後的股價方面,趣睡科技都不容樂觀。

據財報數據顯示,趣睡科技在今年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降,且下降的程度逐漸加深。2022Q1-Q3,趣睡科技的營收分別同比下降16.57%、22.61%與38.84%;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1.00%、38.54%與69.42%。

今年8月,趣睡科技在歷經三輪問詢後終於登陸深交所科創板,發行價格爲37.53元/股,當日收盤爲101.72元/股,漲幅高達171.04%。然而,高光僅此一刻。第二個交易日之後,趣睡科技的股價便開始一路下跌,屢次突破新低。截止2022年12月12日,趣睡科技的股價僅爲48.35元/股,不及曾經高位的一半。

由此來看,開拓新的產品品類是否是趣睡科技當前牀墊業務日漸式微、市值不斷蒸發的無奈之舉?而在其全部採用外包方式進行生產的模式下,趣睡科技的戶外用品業務在競爭對手雲集的市場中能夠取得怎樣的發展,是否能爲其帶來業績加持依舊存疑。

品牌尚存危機、輕資產弊端已現 跨界戶外用品能否走通?

作爲一家自稱是專注於自有品牌科技創新家居產品的互聯網零售公司,趣睡科技的輕資產運營模式特徵非常明顯。

一方面,趣睡科技沒有自有工廠及相應產能。在財報中,趣睡科技表示,公司所有產品均採取外包生產方式,公司自身並不直接涉及生產環節,採購主要爲產品成品採購。據招股書顯示,供應商爲喜臨門夢百合、夢神等在行業中存在一定競爭關係的公司。

另一方面,趣睡科技的銷售全部集中於線上渠道,沒有線下門店,而在線上渠道中對於京東商城與小米商城的依賴程度較高。2022年上半年,通過小米系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爲8142萬元,佔線上收入的63.53%,通過京東系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爲3904萬元,佔線上收入的30.46%,兩者合計佔比爲94.00%。

換句話說,沒有自有工廠、不掌握直接銷售渠道,會導致公司對於其產品質量、生產狀況及銷售過程等方面難以建立起準確的把控,公司本身的定位會更集中於貼牌與營銷方面。三年多的時間以來,趣睡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幾乎均在10%以上。

但即便如此,趣睡科技的品牌方面依然暗藏危機。今年9月,趣睡科技公告表示收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被要求立即停止銷售各個渠道中帶有“8H”標識的侵權商品;判罰45萬元;要求其刊登聲明,就其實施的涉案商標侵權行爲消除影響。

對於消費者而言,“8H”的品牌名稱相較趣睡科技本身更爲出名,公司在多個電商平臺的旗艦店名稱也均顯示“8H”字樣。目前,該案件處於一審判決上訴期,趣睡科技在電商平臺的店鋪及產品尚未更名。如果公司上訴後終審敗訴,其店鋪及產品將面臨更名風險,對其品牌塑造及未來業績都可能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由此,按照趣睡科技當前的產品生產模式及公司定位進行推測,其戶外產品也可能會採取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即生產與銷售都難以掌控在公司自身手中。

而這樣的模式在戶外用品市場是否能夠走通呢?

其一,從行業整體來看,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分析,我國戶外用品行業的競爭格局總體呈現金字塔型,高端市場由國外一線品牌壟斷,中高端市場主要爲國外二三線品牌及少數國內品牌,多數國內品牌則聚集於中低端市場。而趣睡科技以外包方式進行生產,且未具備相關戶外產品生產、研發經驗,衝擊中高端市場的可能性或很低,更可能是在中低端市場徘徊,甚至被市場淘汰。

其二,從行業中公司來看,部分位於戶外用品中下游的公司呈現出這樣的特徵——擁有海外銷售渠道,且海外銷售能夠支撐起部分營收。以上市公司牧高笛浙江永強爲例,2021年,牧高笛的國外業務收入爲6.15億元,中國大陸收入爲3.06億元,國外佔比爲66.66%;浙江永強的海外收入爲75.90億元,國內收入爲5.61億元,國外佔比93.12%。

由此來看,相比戶外品類更爲成熟的海外市場,國內市場容量仍相對較小。而趣睡科技在品牌尚存危機,且銷售高度依賴國內電商平臺的情況下想要在複製牀墊模式在戶外市場分一杯羹,並非易事。

主業產品式微收入淨利雙降 試圖靠充氣沙發撐起業績?

家居產品零售公司跨界戶外用品,雖然在產品品類方面或能夠產生一定協同,但探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或折射出趣睡科技當前收入淨利雙降、品牌也尚存危機的焦慮。

2021年,在上市之前,趣睡科技已現增長瓶頸。據其財報顯示,2020-2021年,趣睡科技分別實現收入爲4.79億元與4.7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0.68億元與0.68億元,收入與利潤的增長表現已經停滯。

而今年以來,2022Q1-Q3,公司分別實現收入爲0.93億元、0.87億元與0.67億元,同比下降16.57%、22.61%與38.84%;淨利潤分別爲0.15億元、0.10億元與0.06億元,同比下降11.00%、38.54%與69.42%。從季度數據來看,不僅數額連續減少,與往年同期表現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而從其主要產品來看,今年上半年,佔比超過10%的產品無一例外呈現出收入減少的趨勢。其中,牀墊產品同比減少21.71%,枕頭產品同比減少27.02%,牀類產品同比減少11.78%。

結合上文所提到的商標侵權案一審敗訴來看,未來趣睡科技的品牌產品仍有繼續減少的風險。

此外,在趣睡科技的淘寶及京東旗艦店對戶外品類進行搜索發現,與其表示的涉及戶外用品多品類不同,其當下僅有戶外充氣沙發單一產品。而與其他店鋪同類型產品對比來看,趣睡科技的戶外充氣沙發價格偏高。更重要的是,其戶外用品的銷量與評價與其牀墊產品相比極少,淘寶店鋪僅有1人付款,京東店鋪僅有24條評價。

由此來看,趣睡科技試圖通過跨界戶外用品爲其撐起逐漸萎靡的業績,在短時間內或很難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