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大連日報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藝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疫苗”名義,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提醒市民,對此類騙術,要提高警惕。

典型騙術一:疫苗補償款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短信、微信等渠道發送虛假鏈接,謊稱發放疫苗補償款2000元,點擊鏈接即可領取。事實上,點擊鏈接後會登錄一個包裝成領取補償款的釣魚網站。被害人在釣魚網站中填寫銀行卡號等相關信息後,銀行賬戶內的資金便會被對方轉走。

典型騙術二:投資疫苗研發詐騙

詐騙分子將虛假投資理財與投資疫苗研發進行“嫁接”,借“疫苗研發”的名義,製作虛假投資理財類平臺,以高額回報誘騙市民進行投資,從而實施詐騙。騙子會通過薦股羣、導師講課或者網戀交友等方式,誘騙市民登錄虛假投資理財平臺,前期小額投入可以提現,後期誘騙市民加大投資金額。虛假投資理財平臺賬戶內的資金持續增長,但卻無法提現。

大連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提醒: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一定要認清詐騙套路,提高反詐意識。無論是使用互聯網,還是接到陌生電話,涉及轉賬匯款或填寫銀行賬戶信息時,要小心謹慎,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