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經過居家治療後逐漸康復。爲何有人轉陰之後又短時期內復陽?復陽和重複感染有何區別?“陽”過之後,距離迴歸正常生活還有多遠?

爲什麼轉陰後有人會復陽?復陽患者有傳染性嗎?

據科技日報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介紹,陽過之後仍然有可能復陽,原因是:

1。 臨牀上發現一些人反覆排毒,也就是說排毒是間歇性的,核酸檢測結果會認爲是轉陰之後復陽;

2。 還有一些情況是由於病人有基礎的肺病或者是病毒載量比較大,治療後轉陰,結束治療後又復陽。

復陽的情況會存在,但比較少見。“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沒有活性的核酸片段在體內沒有清除乾淨而被檢測到。”郭威說,臨牀上一般認爲,復陽的患者一般問題不大,不會轉成危重症,而且一般也不具備傳染性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從我們之前看到的數值來看,一次“陰”了,第二次再檢測出“陽”,是常見現象,但一般也就波動一週左右,之後就測不到了。

“陽康”後還有傳染性嗎?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核酸由陽性轉爲陰性就表明他沒有傳染性了。”郭威表示,沒有條件做核酸的話,自測抗原轉陰也可以,但後者的準確度稍差一些。

根據臨牀上的觀察,目前大多數人感染後的症狀持續3—5天,之後大部分症狀都會消失,比如發熱、肌肉痠痛、咽痛等症狀都會消失。

“但從我們專業的角度看,症狀消失與否不能作爲有沒有傳染性的判斷標準。”郭威解釋,每個人的機體免疫力不同,對新冠病毒的抵禦能力不同,症狀、病程等都因人而異,無法作爲判斷標準,而核酸檢測能夠最直觀地顯示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排放量,便於準確判斷。

“一旦連續2天核酸(或抗原)檢測均是陰性,就可以解除隔離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了。”郭威說。

復陽和重複感染如何區分?

王新宇表示,“復陽”一般是在短期內發生的,比方說2周至3周內。所謂的“復陽”,其實也就是核酸沒有徹底轉陰,還在臨界值處徘徊波動“再感染”是指人體在前一次感染完全康復後,當體內的特異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時,再次被同一種病毒感染入侵的現象。通常會間隔一段時間,比方說半年以上。

從現有研究來看,“復陽”的人,通常沒有傳染性。如果是再感染,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又一次感染了,是具有傳染性的。

被BA5.2病毒感染後,還會再次被BF7病毒感染嗎?

王新宇介紹,目前我國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爲主,屬於同一分支的病毒,BF7就是BA5.2變異來的。

通常來說,感染其中一個毒株後,短期內人體內仍有較高的中和抗體。因此,短期內被BA5.2病毒株感染後,再次被BF7感染的可能性比較低。但長時間看,不同的病毒株,存在反覆感染的可能性。

新冠病毒再感染,症狀會加重嗎?

此前,據浙江日報客戶端報道,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變異情況相關,病毒變異得越明顯,再次感染的概率就大另有證據表明即便再次感染,第二次感染的病程就會更短,症狀也更輕。

王新宇也表示,如果感染的是新冠同一分支的病毒,因爲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的,通常症狀會更輕,病程會更短。如果(重複)感染的是不同的變異亞型病毒,可能會導致致病性略有不同。臨牀症狀的輕重,一方面是病毒的致病力決定的,另一方面是感染者的個體差異決定的。即使是以往致病力相對較重的德爾塔株,也會有無症狀感染者,而奧密克戎BA5.2也會有危重患者。

陽過之後,能“放飛自我”嗎?

有不少人認爲,感染之後又康復,身體內有了抗體,就可以不做防護,真正迴歸疫情前的生活,真的是這樣嗎?

郭威提醒,陽性患者轉陰之後要加強健康管理,要有一個健康的起居,還要對自己的健康密切觀察。

“我們也發現有的家庭裏出現了反覆感染的情況,比如一個家庭成員傳染給另一個成員,前面的成員剛好不久,又反過來被自己的傳染者傳染了。”郭威說,爲了避免病情的反覆,有感染者的家庭,衣服、牀單、毛巾、餐具等日常用品要單獨使用,相互之間做到儘可能地隔離。

郭威提醒,秋冬季節還是要堅持佩戴口罩,當前新冠病毒的流行對於其他病毒的流行趨勢可能存在交叉影響,因此,通過勤洗手、戴口罩、安全距離等方式避免其他病毒的感染仍然十分重要。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科技日報、澎湃新聞、浙江日報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