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世界盃最終戰,由潘帕斯雄鷹阿根廷對戰高盧烏雞法蘭西,誰拿下誰就能捧起大力神杯。而對於這次世界盃冠軍的歸屬,阿根廷人或許要比法國人更加在意。因爲在阿根廷,足球代表的早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體育運動,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圖騰。

此前在關於卡塔爾世界盃的採訪中,前阿根廷總統毛裏西奧曾說道:如果梅西能夠帶領阿根廷隊奪冠,他就能當選阿根廷的總統,就連他自己也會投梅西一票。

雖說在這句話中以調侃居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足球在這個國家中的影響力。畢竟能夠讓前總統跑出來爲梅西"拉選票",不僅僅是因爲梅球王的個人魅力,更因爲足球這項運動能夠影響民意。

爲什麼足球對於阿根廷如此重要?這還得從阿根廷的歷史說起。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是地球上距離咱們最遠的國家之一。而和所有南美國家一樣,阿根廷經歷過漫長的殖民時代。早在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就殖民了這裏。直到1816年,阿根廷人才在民族英雄聖馬丁的領導下實現了獨立。

獨立後的阿根廷並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政權,而是由原來的殖民地各省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邦,大家名義上是一家,但實際上卻是各過各的,沒有有效的中央政府。這種權力的分散導致阿根廷在獨立之後,陷入了長期的動亂和分裂之中。

不過即便如此,阿根廷依舊是當時南美有數的大國。藉助於潘帕斯草原水草豐美,氣候怡人的地理優勢,阿根廷的農業和畜牧業蓬勃發展,成爲了世界"糧倉"和"肉庫"。阿根廷每年都能對外出口大量的肉類和小麥等農產品,從而賺取到大量財富,爲國家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1861年,隨着米特雷擊敗烏爾基薩,統一阿根廷聯邦各省,阿根廷終於是獲得了權力的集中,正式成爲了統一的國家。對於阿根廷而言,國家統一意味着完全流通的國內市場和穩定的政局,國家經濟發展自然也就能夠進一步提速。

所以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阿根廷迎來了經濟上的高速發展期,連續三十多年年經濟增速超過6%,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其中作爲阿根廷經濟支柱的農牧業,在原本就紮實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在全球都能排得上號。比如阿根廷的羊毛出口量常年都是世界第一,對全球紡織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20世紀初,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阿根廷已經成長爲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比如1908年,阿根廷已經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人均收入堪比德國。而在1910年,阿根廷的人均實際GDP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與英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後面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阿根廷因爲遠離歐洲大陸,又嚴格執行中立政策,所以並未遭受戰爭的蹂躪。一時間大量的歐洲人選擇移民阿根廷,阿根廷成爲了西方文明世界的樂土,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爲了國際化的"南美巴黎"。

總而言之,那時候的阿根廷,就是國家繁榮富裕的象徵。我們現在一說土豪,總是會想到卡塔爾、沙特這些石油"跪族",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而在當年,阿根廷人才是有錢人的代表。

然而當時的阿根廷人並不知道,在這繁榮的盛世之下,卻隱藏着致命的危機。

在阿根廷經濟繁榮發展的那個時代,工業革命的春風正在吹遍全球。但當時阿根廷的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依賴於農牧業的發達,他們每年僅憑出口到歐洲的這些農產品,就可以掙得盆滿鉢滿。所以阿根廷人並沒有抓住這次機遇,依舊選擇舒舒服服的躺在潘帕斯高原的溫牀上,靠着老天爺賞飯喫。

如此一來,阿根廷雖然成爲了比肩歐洲和美國的富裕國家,但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扮演的角色定位卻相差甚遠。美國和歐洲國家們扮演的是工業中心角色,而阿根廷則是扮演的食品和原料供應國角色,經濟主動權永遠在前者手中。

平時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大家喫好喝好穿得也好,對於農牧產品需求量極大,阿根廷自然也就不愁掙錢。但是一旦經濟形勢惡化,大家手裏都沒錢了,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那麼阿根廷就無人問津了、

果不其然,到了20世紀30年代,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來襲,國際農牧產品的價格和需求量暴跌,阿根廷的出口業遭到嚴重衝擊,收入大幅度減少。與此同時,因爲大蕭條的影響,工業國家們的工業產能也在下降,阿根廷的工業品進口變得十分困難,買不到更買不起。

阿根廷的掙錢模式是通過出售初級農副產品給歐洲,然後換回工業產品和資本。如今進口渠道皆受阻,那對於經濟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對於國外工業品的依賴,導致國內工業商品物價飛漲,穿衣喫飯都成問題。畢竟阿根廷雖然農牧業發達,卻沒有配套的加工體系,連羊毛都得是出口到國外進行紡織加工。

這時候阿根廷人才算是意識到,工業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於是他們便開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不得不說,阿根廷人的運氣是真的好。這邊自己的工業化進程剛剛開啓,那邊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開始在歐洲爆發。

憑藉自己中立國的特殊身份以及遠離戰場的位置優勢,阿根廷在二戰期間和參戰前的美國一樣兩頭賺錢,賺得盆滿鉢滿不說,自己的工業化進程也是進展迅速。時至二戰結束,阿根廷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農牧業,佔到了國家生產總值的半數以上。

然而此時的阿根廷經濟仍然沒能脫離潘帕斯草場的束縛,其看似龐大的工業體系,實際上只是一些服務於農牧業發展的輕工業,比如農產品加工,紡織等等。因爲在阿根廷人看來,明明自己可以在農牧場裏躺賺,何必要到工業化世界裏去歐洲美國這些大佬們競爭冒險呢?

這種守舊圖安穩的保守經濟思維,最終導致了阿根廷工業發展的滯後,從而在二戰之後的經濟發展大潮中,逐漸的失去競爭力。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阿根廷不僅僅是在經濟發展策略上出現了巨大失誤,國內的政治環境也動盪不安。在1955年貝隆政府被推翻之後,阿根廷便進入到了軍人政府和民選政府輪流坐天下的時代。而每一次政府的輪換,往往就伴隨着政策的改動甚至推翻,而這對於國家的發展無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打擊,衰落已經無法避免。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阿根廷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社會動盪、資本外逃、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而就在這時候,一場戰爭的失敗,則是徹底將這個國家打入了深淵。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爲了與英國爭奪馬爾維納斯羣島主權,出兵佔領了馬島,馬島戰爭由此爆發。此時的英國固然已經是落日餘暉,不再有曾經日不落帝國的強大武力。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仍舊擁有着碾壓阿根廷的強大軍力,可以派出由上百艘軍艦和運輸船組成的特遣艦隊,跨過大半個地球跑到阿根廷的家門口來打架。

所以結果沒有意外,英國人像殺死小鳥一樣殺死了阿根廷。馬島戰爭的失利,讓本就處在崩潰的邊緣的阿根廷徹底崩塌,國外有英美等一衆西方國家對阿根廷實施經濟封鎖,而國內則是戰敗和貧窮導致的激烈社會矛盾。此時的阿根廷,彷彿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找不到任何前進的方向。

就是在這種時候,一個叫做馬拉多納的男人出現了,他用足球爲阿根廷帶來了新的希望。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八強戰,馬拉多納率領的阿根廷隊與英格蘭相遇。在這場比賽中,馬拉多納用一記上帝之手和一粒世紀進球,把英格蘭人送回了老家。隨後在決賽中,阿根廷隊又擊敗了德國人,成功舉起大力神杯。

對於當時陷入絕望低谷的阿根廷人而言,馬拉多納爲他們擊敗英格蘭和捧回大力神杯,意義巨大。雖然從物質上講,這些勝利無法解決阿根廷的任何困難,麪包一樣買不起,親人也不會復活。但是在精神層面上,阿根廷人卻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這裏面不僅僅有復仇英格蘭人快感,更有着登頂世界的自豪。

總而言之,因爲馬拉多納和足球,阿根廷人重新拾起了對於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換句話講,馬拉多納利用足球,爲阿根廷重新塑造起了民族和國家凝聚力。這個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座大力神杯可以衡量的。

和墨西哥世界盃中的馬拉多納一樣,卡塔爾世界盃上的梅西也擁有一個糟糕的阿根廷。進入到新世紀之後,阿根廷逐漸解決了經濟保守、政局混亂等一系列弊病,國家發展開始步入正軌。但由於貿易環境惡劣、工業發展落後、對外債務沉重等一系列問題的制約,阿根廷的經濟一直難有起色,長期處於一個十分掙扎的狀態。

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懸殊……一系列的經濟亂象,壓得阿根廷人快喘不過氣來。在這種時候,阿根廷人又再一次把希望寄託於足球之上。

阿根廷人是幸運的,這一次雖然他們沒有了馬拉多納,但是他們還有梅西。同時阿根廷人也是不幸的,因爲梅西今年已經35歲了,如果不出意外,這將是梅西的最後一次世界盃之旅。所以阿根廷沒有時間了,他們不敢奢望下屆世界盃再出現一個馬拉多納來拯救他們。此時身在卡塔爾的梅西纔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鑑於馬拉多納曾經被奉爲"上帝"的輝煌,我們可以想象到,如果梅西帶領阿根廷奪冠了,那將會給到阿根廷人多大的精神鼓舞?按照這個邏輯,如果讓他們投票選梅西當總統,可能還真有不少人願意。當然這裏的前提是梅球王在退役之後,願意去參選纔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