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大中華區換帥,重組中國業務,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對中國市場“不死心”。憑藉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多年的開疆拓土,Inditex集團在中國快時尚領域佔據着一定的地位。然而,隨着近年來國潮元素走紅,本土品牌崛起,國外快時尚品牌逐漸走下坡路。伴隨着關店收縮戰略,Inditex集團在中國市場還有多少機會?

12月20日,有消息稱,Inditex集團正在重組中國市場業務,並已提拔 Eugenio Bregolat接替Eva Serrano出任新的大中華區總裁。據瞭解,Eugenio Bregolat加入Inditex集團已超過十年,一直在中國上海任職,對中國市場頗有研究。不難看出,Inditex集團在中國市場業務層面、管理層面作出的調整,寄託着一定的希翼。

對於Inditex集團,普通消費者或許有些陌生,但提到該集團旗下的快時尚品牌Zara,知道甚至熟悉的大有人在。

2006年,Inditex集團推動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進入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高峯時期在國內市場開出超190家門店。隨着此後多年的發展,Zara一度在中國快時尚領域與H&M、優衣庫佔據着三巨頭的位置。

雖然Inditex集團不斷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有意發力中國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Inditex集團在中國市場正在走下坡路。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Inditex集團虧損15億元;2020財年全年,Inditex集團收入同比下滑27.9%至204.02億歐元,淨利潤下滑69.6%至11.06億歐元。

基於此,Inditex集團在2020年6月宣佈2020-2022年發展計劃,將在全球範圍內永久關閉旗下1000-1200家門店。

Inditex集團的這種收縮戰略在中國市場尤爲明顯。2021年初,Inditex宣佈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三個快時尚品牌所有實體門店,僅保留官網和天貓旗艦店等線上電商渠道。2022年7月,Inditex集團再次宣佈停止中國市場線上電商渠道在線訂單服務,這被業界認爲是Inditex集團三大快時尚品牌徹底退出中國市場。截至目前,Inditex集團只保留 Zara、Massimo Dutti、Oysho 和 Zara Home在中國市場的運營。

關於Zara品牌,其在中國市場的關店潮早已開始。2017年,Zara關閉了國內最大的旗艦店;2019年6月,Zara接連關閉了兩家北京核心商圈的門店,隨後的2019年底,Zara關閉武漢所有店鋪。

事實上,不僅Zara一家快時尚品牌在走下坡路,H&M、優衣庫、Gap等快時尚品牌近兩年的日子也不好過。

今年3月31日,H&M旗下的MONKI天貓官方旗艦店閉店;同時,該品牌的在中國的最後一家線下門店也永久關閉。6月24日,H&M關閉了營業15年的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內地首店。截至2022年2月28日,H&M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門店總數爲4721家,較2021年同期減少228家。優衣庫母公司同樣在2022財年中報披露稱,中國市場的銷售收益下降,在大中華區暫時關閉133家門店。2022年11月期間,美國快時尚品牌Gap出售大中華區業務,退出中國市場。

“近兩年來,隨着本土品牌向一二線市場發展,在渠道、產品創新層面投入的加大,本土品牌與外資品牌的競爭博弈加大,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受到一定的壓縮。”中國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表示。

在外資快時尚品牌“失勢”之際,一些本土快時尚品牌逐漸崛起。

2022年“6·18”期間,本土快時尚品牌Urban Revivo排名女裝類目第一,此前長期位居榜首的優衣庫此次排名第二,另一本土快時尚品牌MO&Co.位居第三。此外,本土運動服飾品牌李寧安踏、特步等品牌逐漸崛起,安踏甚至一度超越阿迪達斯等外資運動巨頭。

雖面臨着一定的競爭,外資快時尚品牌也並不想就此放棄中國市場這塊肥肉。據瞭解,Inditex集團在關閉門店的同時,在電子商務領域投資10億歐元,加速發展線上業務;而H&M、優衣庫等品牌也都在不斷推動數字化轉型。北京商報記者 張君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