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先生,久违地看了比赛的直播。

10月份,成都世乒赛、澳门冠军赛和新乡世界杯决赛,这三大赛事都追完了。 从11月到现在,我没有看全锦比赛和乒乓球超级联赛。

我不喜欢看比赛。 只是,现在的比赛我已经看得足够多了。 看不到那千篇一律的比赛风格、无法吐槽的直播视点、高级战术的大脑……。

没有看直播的这一天,我回到了B站,翻了以前的经典比赛,很快重新给自己洗脑。

很多和我一样看了多年比赛的朋友想,现在比赛不少,乒乓球也越来越热,为什么比赛变得没意思了? 其实问题的答案,之前已经说过了。

01不得不吐的直播视点

目前乒乓球比赛正在走向商业化,广告商们要求必须在转播中突出广告品牌。

要命的是,广告品牌本来就处于赛场的重要位置,要想在直播发行中更明显,比赛的直播效果就是这样。

看了全锦比赛的直播,没有持续3分钟,所以关掉了APP。 真的有违和感。

所以,对于国际乒联和世乒联来说,下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中继角度问题,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告主们的曝光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观众完美地看到球的弧线。

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交流问题。

02选手们的风格千篇一律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用东西遮住现在选手们的脸,观察技战术的动作,就会发现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确实,现在的选手们缺乏个性,只有自己的东西很少,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接发球明明是跑过来反手拿,然后互相拿,早起后一杆一杆去黑,慢慢拉板就能得分了。 但是不行。 刚到最后。

技术先进,球技激烈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个时代所有的运动员都有这样的特点,这场比赛看起来真的很无聊。

让时间回到二王一马的时代吧。 同样的接发球,技术最先进的王皓可能会反扑上去。 技术最熟练的马琳是发挥终极控制的大法,力气大的有可能直接使用正手,柳承敏有可能直接爆炸……。

在那个美好的时代,我发现乒乓球既不是套路,也不是固定的公式,每个人打的球,味道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技战术风格。 因为太多了,所以很漂亮!

乒乓球友六要素,速度力落点旋转弧节奏,40年代,力量无限放大,其他要素无限受限。 现在的球,看起来真的很有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