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對知網的處罰與整改,回應了消費者的關心關切,也有利於知網的規範健康發展。

反壟斷的板子,終於還是落到了知網的身上。

據報道,2022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爲立案調查。2022年12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知網停止違法行爲,並處以其2021年中國境內銷售額17.52億元5%的罰款,計8760萬元。

面對開出的處罰決定書,知網回應“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並制定了徹底整改獨家合作、大幅降低服務價格、保護作者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相關服務、全面加強合規建設等15項整改措施。市場監管總局也表示,將監督知網全面落實整改措施。

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家從事數據庫服務的企業撞在了《反壟斷法》的牆上,的確並不多見。但是,審視知網的所作所爲,嚴格對照法條,被立案調查、處以重罰,實屬應當。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一個企業是否構成壟斷,一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二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對於前者,《反壟斷法》明確了“六個依據因素”“三種推定情形”,鑑於知網在收錄期刊的數量和種類、用戶的規模和使用率,學術機構以及學者的依賴度、市場份額等方面,長時間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等方面,人們不難得出知網具有事實上的市場支配地位的基本判斷。

關於知網是否濫用這種優勢,《反壟斷法》列舉了“七種禁止性行爲”。簡而言之,就是不公平交易、限定交易等,而知網恰是在這些“常識禁忌”方面踩到了紅線。

從市場監管總局的調查情況看,知網“通過連續大幅提高服務價格、拆分數據庫變相漲價等方式,實施了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其數據庫服務的行爲”,可以說,在數字知識定價上幾乎不受競爭約束。

市場監管總局的一紙罰單,讓仍沉浸在壟斷迷夢中的知網,付出了高昂的違法代價,無異於一記當頭棒喝,有助於其從實施壟斷行爲的危險邊緣“懸崖勒馬”。這同時也釋放出震懾不法行爲的強烈信號,有助於那些同樣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約束自己的行爲,避免侵蝕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

處罰並非目的,反壟斷是爲了恢復正常市場生態。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出罰款、重拳懲罰的同時,一場由市場監管總局親自督導的整改活動,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知網方面拿出了15項整改措施,包括徹底整改獨家合作、大幅降低服務價格等內容。

這些整改“清單”,回應了消費者的關心關切,也有利於這家“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運作實體打通“堵點”,回到市場軌道和法治軌道,以規範健康發展,推動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

□劉奕彤(法律工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