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靈靈

這年頭,在面對自己帶的貨時說“我不想喫”的主播,除了向太陳嵐,大概沒有第二人了吧。

首播當天就創下3億元銷售額,衆多明星大咖紛紛現身支持,直播間重金打造。

從開播到現在,便被外界解讀爲“第二個張蘭”。

從現狀來看,向太陳嵐或有意打造第二個張蘭,但實力仍然要再修煉一番。

“像皇后在直播”

作爲首播,向太的直播間可謂砸重金打造。首先,前期的宣傳十分重磅,李連杰、鞏俐、甄子丹、古天樂等衆多明星紛紛送來祝福,其中鞏俐的視頻點贊達到74萬,可見向太的首播宣傳熱度。

(抖音截圖)

此外,據說整個直播間是花費2000萬打造的,還有網友透露,直播間的大屏幕造價高達9000萬。

直播間的打造十分貴氣,但帶貨的產品卻要接地氣很多。除了3000多元的赫蓮娜“繃帶”系列和600多元的lamer精粹水,其它大部分產品只要幾十塊,甚至是九塊九包郵的商品。

9.9元的美容儀、19.9元的珊瑚睡衣、十來塊的面膜、29.9元一大箱的山藥脆片……

可能是低價的產品與向太高水準的生活有些格格不入,在直播過程中,向太的狀態算不上自然,甚至有些尷尬。

當助理想讓向太嘗一嘗三百元的花膠時,向太直接拒絕了試喫,並表示自己喫過了。

在賣家紡時,向太摸着牀品,露出了又嫌棄又沉思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其想表達的意思。

但觀衆的感受是不會騙人的:“整個直播間,給人一種皇后直播的感覺,你花錢就像是在上貢。”

此外,在賣牀墊產品時,向太說,“買來送女朋友送老婆,離了婚也不要拿回來,大方一點”。

這被解讀爲“內涵汪小菲和張蘭”,引發網友的不滿,認爲向太“沒品”。

從數據來看,向太的首場直播其實稱得上可行。蟬媽媽數據顯示,向太在19日的多場直播中累計觀看人數破億,其中多場直播人氣峯值突破百萬級別,最高突破120萬。當天向太的抖音賬號更是漲粉超過500萬。

直播間上架的日用百貨、美妝護膚、食品飲料等129款產品,預估銷售額達到了2.5億元-5億元。

但從風評來看,這場直播堪稱“年度最差”。這不禁引發網友的另一個疑惑:這麼有錢了,還缺我這9塊9嗎?

事實是,向太不僅要掙你的9塊9,還要培養更多主播來賺這筆錢。

從造星到造主播

在向太的抖音賬號簡介處,顯示所屬MCN機構爲火推文化。

該MCN機構成立於10月24日,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是王玥臻,股權顯示和向太、向華強等人沒有關係。

但向太的MCN野心已經寫在了宣言裏。

12月12日,向太發佈了一則視頻,視頻中談到自己的三次創業。第一次是電影,第二次是房地產,第三次就是最近創立的MCN機構。

“時下年輕人全是在網上購物或是展示自己,跟拍電影其實也沒什麼差別,成立一家公司,我可以幫助一些普通素人或者是一些港臺藝人直播、帶貨。”

(抖音截圖)

在外界看來,此次向太的首播帶貨,正是在爲進軍直播帶貨領域作試水。

從向家的產業現狀來看,其最核心的產業,依舊是中國星集團,覆蓋酒店、博彩、電影、物業開發和管理等業務,目前市值約16億元人民幣。

受疫情原因、影視寒冬的影響,中國星集團的發展並不理想,亟需新的突破口。

與此同時,港星們也在尋找影視之外的新選擇。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明星進軍直播帶貨,且帶來不錯的反響。港臺明星或也開始盯上直播帶貨這條新的變現路徑。而過去造星無數的中國星集團,將焦點轉向造主播,似乎也說得過去。

問題是,首播就翻車的向太,真的能帶出自己的MCN嗎?

向太與張蘭之間的直播距離

在提及向太陳嵐的首播時,另一個頻頻被CUE到的人物是汪小菲的母親、俏江南的創始人張蘭。

兩人年紀相仿,身份相似,都是女強人,但在直播中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面對自家的百般糗事,張蘭沒有遮掩,反而大大方方拿到臺前自嘲。

11月21日起,張蘭在其抖音直播間“張蘭·俏生活”每天連開多場直播,無論是汪小菲曬賬單不想再付電費,還是光頭睡汪小菲的牀墊,都被張蘭拿來做直播間的賣貨談資。

而且,張蘭是懂調侃的。

她在牀墊上畫滷蛋和綠茶,賣防脫洗髮水,空手錶演打碟……句句未提何人何事,諷刺意味卻躍然紙上。

有人這樣形容她:“她就是那種別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種荷花,採了蓮藕賣錢花的人。”

憑藉着能屈能伸、能放能收的態度,張蘭迅速圈粉前來圍觀的網友。

根據蟬媽媽數據,11月22日-24日,張蘭抖音號的粉絲增量爲38.9萬、74.3萬、146.8萬,從200萬左右漲到了500萬粉。截至目前,張蘭抖音號已坐擁904.6萬粉絲。

(張蘭抖音)

張蘭曾在自傳中提到:“我性格雖然要強,但關鍵時刻能屈能伸,可以爲了自己心裏真正的目標向人低頭。”

這一點,或許也是向太所欠缺的。以至於,給人一種炫富還帶貨的疏離感。

首播就翻車背後,也反映出向太直播的“硬傷”,這些或將成爲其MCN發展的教訓之一。

首先是,人貨不匹配。作爲豪門闊太,向太的身份與其選品邏輯顯然不太吻合。但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面向消費者時,沒有做必要的轉變與調整,導致給消費者留下“我買得起的她不會用”的印象。這一點,向太或許需要向張蘭學習,從試喫到講解,將手中的商品真正當成自己的產品。

此外,對商品不夠熟悉瞭解也是向太被詬病的地方。換言之,向太作爲“主播”的專業度還有欠缺,如對貨品的熟悉度,對產品介紹的詳細度。

截至目前,向太的抖音號仍在掉粉。許多粉絲看不下去向太的首播表現,紛紛脫粉。未來,如何贏得粉絲的心,或許將是向太及其MCN機構要直面的一大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關於MCN機構與網紅之間的糾紛一直爭議不停。微念與李子柒、遊絮與浪胃仙……機構與網紅之間的利益分配不均,成爲了最大的矛盾所在。業界也有說法認爲,網紅強大以後自立門戶是必然而然的事。

在一系列MCN與網紅之間鬧得雞飛狗跳之時,也有一些不錯的MCN案例在湧現。例如,交個朋友、美ONE等。據悉,美ONE一直在調整與李佳琦的分成比例,包括給予不少股份,以匹配李佳琦不斷增長的能力與名氣。

過去造星的向太,如今來造主播,究竟會帶出怎樣的MCN機構,不禁讓人心生一番期待。

參考來源:

1、市界:“狠人”張蘭不愛面子

相關文章